时入寒冬,松江田野上的绿色正在渐渐消退,但在这片土地上,“绿产业”却是一片欣欣向荣。近日,凭借着绿色农业方面的丰硕成果,松江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名单,成为本批次上海市唯一入选的区。在“国字号”招牌下,松江绿色农业将进一步蓬勃发展。
绿色种养,成农业金招牌
在泖港镇庭梦粮食专业合作社,眼下500多亩收割好的田里,绿肥正长势良好。绿肥种植,连同近期即将开展的冬翻工作,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和杀灭病虫,为来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刚刚过去的丰收季,庭梦合作社收获颇丰,稻谷颗粒归仓的同时,因为采取绿色种植方法,稻米品质过硬,一早仓库中精加工的大米就销售一空。“前一阵十万多斤的大米已经卖出去了。”合作社负责人张小弟欣喜地介绍,因为大米品质好,今年也卖出了好价。张小弟家的大米今年获得“绿色大米”认证,“有了国家颁布的绿色证书,消费者更放心,来年口碑做出来,销售肯定会更好。”
绿色种养如今已经成为松江农业的“金字招牌”。区农业农村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科科长张越峰介绍,目前全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业企业有47家,产品达到67个,认证产量4.9万吨,认证率达到23.22%,在全市排名第二。
认证前后,需保绿控绿
绿色农业要成为“金招牌”首先需要“硬品质”,数字光鲜背后是松江在绿色农业方面严苛的技术标准。“绿色认证不是‘一纸文书’,种植绿色农产品需要种子、土壤、水以及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多重管理。”张越峰介绍,松江种植绿色农产品首先有“绿生态”加持。地处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区,水质好、土壤好是松江发展绿色农业的天赋资源。同时,区内地势平坦,土壤为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青紫泥,且气候适宜,成为沪上优质稻米的重要生产基地,松江的生态基础可谓得天独厚。
基础环境之外,生产过程也有“严苛”要求。“再也不是以前‘有虫害就喷药,庄稼不旺就施肥’的传统种植方式了。”以绿色大米种植为例,来自泖港镇的高级农艺师梁荣介绍,所有用药都是区里统一采购、配送的绿色高效低毒农药,用药剂量、频次都有讲究,施肥过程化肥严格减量,通过耕翻、绿肥以及施用对环境友好的生物有机肥等方式,供给植株营养。另外,防虫害方面,更多借助驱虫草、杀虫灯等天然绿色方式,从田头这个粮食生产的“第一车间”开始保“绿”控“绿”。
为了保障认证后的绿色农产品“一绿到底”,完善的监管体系也不能缺席。为此,松江设立区、镇、村等多级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农户需按照绿色“规程”种养,施什么肥、用什么药、怎么施、多少量、“多少次,都要如实编写成‘农事记录’,监管人员会不定期对这些记录对照检查,并现场核实。”梁荣介绍。
质量提上去,特色多起来
绿色种养让农业发展的质量提上去,也让松江的特色农产品多起来。如今在松江,已经培育形成了“松江大米”“仓桥水晶梨”“松林猪肉”“黄浦江大闸蟹”等地产优质农产品品牌。其中,“松江大米”被列为沪上唯一稻米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主培育的“松香粳1018”品种更是获得全国水稻品种品鉴金奖。农业龙头企业上海松林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米在近期开展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此外,松林食品集团旗下的“松林猪肉”也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黄浦江大闸蟹连续多年获得全国河蟹大赛金奖,产品出口日本、中国香港等市场。
作为松江另一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仓桥水晶梨近期也获得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这是仓桥水晶梨第三次获得该奖项。
名优农产品也辟出了好市场。今年的丰收季节,仓桥水晶梨首次进驻品牌生鲜卖场盒马鲜生,加上线上以及单位客户等多渠道销售,今年仓桥水晶梨2000亩的生产基地,共计创造约1600万元产值。“现在优质产品能够卖出高价。”基地负责人金凤雷说,以前果小,大路货卖出的也是大路价,现在采取绿色种植,并严控选果标准,每个精包装的生梨可以卖出5到10元的好价格。
从大米、蔬菜到水果、水产,来自松江的各种名优农产品,既丰富了沪上市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也以绿色品质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