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我市提出着力培育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以来,智能门(锁)、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电动(园林)工具、磁性和石墨烯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家居、保温杯(壶)等8个重点细分行业在引领全市工业经济增长上表现不俗。
从市经信部门了解到,今年1—10月,全市八大重点行业1288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58.3亿元,同比增长5.23%。其中,智能门(锁)、光电、保温杯壶等行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7.5%、16.9%、12.7%,成为拉动重点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经过半年来的精准施策培育,目前八大重点细分行业产值超亿元企业共81家,科惠医疗入选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浪莎、东磁、华鼎列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和产品,均实现项目零的突破。
优势资源聚集
智能制造小镇、光膜产业园、磁性材料产业园……今年以来,围绕重点细分行业的产业园区正在全市各地快马加鞭建设实施。
“建设一批高赋能的产业平台是发展重点细分行业的重要载体。通过平台拓展和提升,有助于实施产业项目,集聚领军企业,推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市经信局中小企业处处长叶悠霞看来,集聚优势资源,通过对重点细分行业在科技支撑、资金扶持、土地资源等方面的要素倾斜,对行业发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
今年6月,我市启动制造业八大重点细分行业“8710”科技支撑行动。以“七大行动”为载体,到2021年力争在重点行业实现市级以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研究院所、省级企业研究院、“百博入企”服务团、“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全覆盖”;在隐形冠军企业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校企合作、博士入企、发明专利“全覆盖”。
围绕科技创新扶持,各县市区纷纷出台具体落地政策。武义推进“人才飞地”建设,入驻杭州未来城打造“武义科创中心”,重点服务电动(园林)工具企业的人才招引。兰溪出台包含购房补助、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在内的“聚兰工程”人才政策,加大对光膜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义乌光源小镇引进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等高校项目,为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打通融资渠道为产业发展注入活水。据悉,我市正在谋划设立规模50亿元的重点细分行业培育产业基金,加大对产业平台与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义乌则谋划成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母基金,支持重大项目招引和扶持高科技创新性企业发展,下设光电、5G等产业子基金。兰溪成立奕捷基金、农银凤凰基金,支持在兰溪落地的光学膜等优质项目,其中奕捷基金已对光学膜产业园锦美项目投资3500万元。
我们了解到,武义今年新供应的1200亩工业用地优先保障用于电动(园林)工具行业。电动(园林)工具企业主板上市奖励从500万元提高至800万元,目前全县该行业上市企业已挂牌2家,纳入培育企业8家。
针对光电产业,兰溪在土地保障上坚持光膜小镇入驻项目优先原则,义乌为光源小镇配套建设人才住房690套,三年内将提升到4000套,并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和商业及休闲广场。
行业短板补齐
“在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缺乏龙头企业引领、核心技术支撑等是产业发展的共性短板。”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按照行业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培育区域和责任单位通过“一业一策”开展扶持。
目前,一批能补齐行业发展短板的项目已初见成效。今年10月,位于永康的国家五金工具及门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通过评审,成功获得国家认可委和国家认监委国家级检测资质,解决了永康、武义等重点区域智能门(锁)和保温杯(壶)企业产品检测难题。该质检中心占地41亩,具备电动工具、计量产品、防盗安全门、防火门等我国五金工具及门类11个领域、100种产品、1700多个项目的关键项目检测能力,是全市首家拥有国家级检测资质的县级市质检中心。
此外,致力于智能锁控制板研发生产的深圳市中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补齐了我市缺少智能锁控制板企业的短板。武义县保温杯(壶)表面处理(酸洗)产业园区的建设可解决表面处理能力弱的发展短板。
“针对重点细分行业产业链存在的‘不全、不强、不长’的短板,我市依托行业龙头企业,聚焦产业链,加强项目招引,针对性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围绕电动(园林)工具产业,武义着手引进和培育一批电机、电控、锂电池等关键部位配套企业,目前已引进2家电动(园林)工具行业智能化咨询机构。
围绕光电产业,义乌、兰溪等重点区域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打造“世界光明之都”和中国最大光膜生产与研发基地。
义乌依托高新区产业平台和产业基金,招引华灿光电、爱旭太阳能、木林森等一批“光电”巨头云集于此,带动LED产业的集聚发展。2018年爱旭公司投产当年实现规上产值31.25亿元。
兰溪通过光膜小镇招引企业11家,目前已投产4家。其中,浙江锦辉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600万平方米液晶屏背光膜组增亮膜项目,是国内量产最大的光学增亮膜项目;将于今年年底投产的浙江锦浩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PP材质反射膜生产企业。
推进品牌建设
近年来,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制度体系,成为助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引导下,我市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协同推进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品牌强市建设。
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浙江制造标准制定发布共162项,涉及八大重点细分行业浙江制造标准发布数57项,占比35.2%。
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我市新增41家“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通过实施自主品牌打造专项行动,培育‘品字标’浙江制造拳头产品、加大品字标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处长吕斌介绍,今年以来,品牌训练营为企业开展业务培训、上门辅导。今年9月,金华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获得“品字标”品牌认证,实现婺城区“零”的突破。
在保温杯(壶)领域,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为行业发展带来有效动能。今年以来,全市先后进行保温杯(壶)标准体系建设、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等4项专题培训,共帮助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8项,主导制订浙江制造标准12项,新增品字标品牌企业8个。
品牌并购助推产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今年以来,浙江嘉益保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美国保温杯品牌Migo,南龙集团有限公司则收购了韩国保温杯品牌Tigo ,实现“借船出海”,壮大自身品牌体系。
重点细分行业借助国内外专业展会吸引产业聚集。今年5月,永康第十届国际门业博览会吸引国内外参展企业946家,3天实现交易额33.5亿元。在此期间召开的智能门锁产业大会聚集了广州视源、深圳汇顶、上海移柯、意法半导体等多个智能制造领域上市公司和国际知名企业家,与本地企业家共享智能门锁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智能门锁远程应用等主题。在武义召开的全国电动工具配套会议暨五金工具博览会也成为行业内的知名展会。
展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全市行业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扩大行业影响力,助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