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首座涨潮、落潮双向发电的潮汐能电站,也是一座清洁的可再生的新能源发电站,它不仅被写入我国中小学地理教科书,还被列入我国20世纪大事记,成为温岭人的骄傲。
一封寄给中央的书信,给能源紧缺的浙东南带来曙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能源普遍紧缺,浙江尤为严重。以温岭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初,用电需求骤增,单靠建于现今太平街道大合山路一带的大益山火力发电厂发电已远远无法满足。
当时,潮汐能开发方兴未艾,包括温岭已建成的沙山潮汐电站在内,部分沿海省份相继建设了不少潮汐电站,但这些电站都为潮汐发电单向电站,利用率较低。
鉴于乐清湾蕴藏丰富潮汐能资源,温州一名干部向中央写信,提出能否开发乐清湾潮汐能。1970年8月,水电部第十二工程局根据部里指示组成了查勘小组。
1971年元旦,刚在安徽某水电站完成工作的我回到家乡温岭,调入乐清湾查勘小组工作。
方案“四选一”,首座潮汐能双向发电站落户温岭
1972年1月10日,当时的浙江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向国家科委、水电部上报,要求建造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同年3月,水利部第十二工程局提出《乐清湾综合开发技术经济调查报告》。
《报告》拟出了四个潮汐电站开发方案:一是江厦潮汐电站方案,装机0.3万千瓦,年发电量0.1亿千瓦时;二是漩门港方案,装机4.4万千瓦,年发电量1.96亿千瓦时;三是漩门港、江岩山分期开发方案,即在漩门港方案之后,开发江岩山以上的乐清湾库区,装机53.9万千瓦,年发电量22.97亿千瓦时;四是江岩山—漩门港以内乐清湾库区一次性开发方案,装机55万千瓦,年发电量23.4亿千瓦时。
《报告》认为,方案三、四规模大、投资多,暂不宜开发;而江厦潮汐电站方案规模小,机组设备便于地方自行解决,在建设中可以积累经验,进行科研。此外,选址处的七一塘围垦工程正在施工,大坝抛石低潮位时已能露出水面,泄水闸已基本建好,工程投资较少。
温岭争取项目的热情很高,当时全温岭年用电量为5000万千瓦时,而电站设计年发电量为1000万千瓦时,这对缓解用电压力大有好处。江厦港位于乐清湾北部末端,最大潮位落差有8米多,全国罕见,也是一大有利条件。
1972年,国家计委批准建设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列为国家重要科研项目。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枢纽由大坝、发电机组、厂房、泄水渠道、泄水闸等组成。
1973年年初,电站正式动工开建,我们设计人员三人被派驻施工现场。搬家那天,我们从玉环楚门乘车到温岭,再转车到达江厦。因为江厦到沙山电站工地没有通车,我们只能靠手拉车拉行李到工地。电站工地所处的地方被人戏称为温岭“西伯利亚”,偏僻荒芜,生活条件很艰苦,就连饮用、盥洗用的水都是从外面购入的。
但相比艰苦的工地生活,发电站的施工建设才是难关重重,其中,发电站堤坝的修建便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依托原有的七一塘,施工人员在堤坝200米长的合龙口随潮水作业,以砌石平堵而上,苦战7天,堤坝于1973年10月19日完成堵口合龙。紧接着加固大坝、抛填软黏土心墙,至1974年年初大坝基本完成,累计又投放土石方25.19万立方米。
累计发电2亿千瓦时,科研意义更深远
1980年,电站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1985年,电站基本建成。目前,电站共安装6台三种型号的双向灯泡贯流式潮汐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100千瓦,年发电量约730万千瓦时。2007年投产的6号机组还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从1980年5月投入运行至今(注: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累计完成发电量21781万千瓦时,节约了7.144万吨标准煤,同时减少5.924万吨碳粉尘、21.716万吨二氧化碳、0.653万吨二氧化硫、0.327万吨氮氧化物等污染排放。
电站建成后,除了获得大量的电能,还获得了围垦、水产养殖、交通及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电站库区围垦形成的5600亩土地,其中可耕地4700亩已全部开发,靠堤边进、出水通畅的部分土地还改造成水塘,发展对虾养殖。水库的1.37平方公里水面用来发展鱼、虾和贝类养殖。电站大坝的建成,还使江厦港两岸群众可以通过坝顶往来,不再需要摆渡或绕行。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作为潮汐能发电的试验基地,积累了双向潮汐发电机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经验,特别是2015年完成增扩容改造的1号机组,是国际上首次研发的三叶片六工况双向高效运行的潮汐发电机组转轮。电站的稳定运行,也为我国大规模商业开发潮汐能积累了工程经验和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