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设立。这是新时代彰显我国坚持全方位开放鲜明态度、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临港新片区位于上海市东南角,毗邻东海和杭州湾,地处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发展带交汇处,是长三角区域的重要节点城市,总规划面积873平方公里,先行启动119.5平方公里,将打造更具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与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就在12年前,在同一片土地上,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简称“临港海洋高新园区”)应运而生,作为基地开发运营主体的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设立。2015年,临港海洋高新公司并入港城集团,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先行启动范围内,12年来,基地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硅谷”为目标,集聚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兼顾人工智能等先进产业,形成了较成熟的产业生态。2011年,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被授予全国首家“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以基地产业孵化和协同创新为主要依托,上海(浦东新区)成功申报并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金”海洋产业发展综合体以及海陆联动发展模式。
集聚资源培育生态
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上海市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主要承载区,以海洋科技研发孵化和成果转化为核心,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海洋综合信息服务为产业主导,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产业集聚、成果转化、创新示范、人才培养、协同发展区。
临港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陆续推出了上海市最优的产业、金融、人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借助临港新片区的政策利好,集聚各方资源,打造一流的产业环境与营商环境。
作为推动大新型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重要抓手,临港海洋高新园区打造了“一中心一平台”的产业发展引擎。
“一中心”即上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已获得上海创新中心认定,正在加快建设成为国家级创新中心。该中心重点攻关海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并实现技术的创新突破、转移扩散与产业化应用,助推我国海工行业建造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平台”即上海海洋高端装备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已进入上海市功能型平台培育计划。该平台聚焦海洋高端传感器、海洋智能装备两大方向和海上试验场建设,力争建成国际先进海洋高端装备的“核心技术策源地”“可靠性技术验证地”和“海洋数据生产地”。
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积极推进海洋科技创新,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培育海洋产业生态,积极打造临港新片区内国际化的产业集聚融通发展平台和创新创业生态赋能平台,已发展成为上海市“两核三带多点”海洋产业布局中的一“核”,即“临港海洋产业发展核”,在推动上海(临港)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桥头堡、排头兵的作用。
“软”“硬”兼施筑巢引凤
“临港海洋高新园区走出了一条‘总部+研发+生产’的新型城市产业园区发展道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吴晓华说。
港城·海立方装备园是临港新片区内首个在新片区揭牌后开园的园区项目,标志着临港海洋高新园区正式扩展到生产制造领域,开启集“总部驻地、研发基地、生产基地”于一体的园区开发新模式。
除了港城·海立方装备园,临港海洋高新园区旗下园区品牌还有上海临港海洋科技广场、港城·海立方科技园,已建成项目物业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在建拟建项目物业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为适应临港新片区产业快速发展,临港海洋高新园区积极开拓新资源,于11月14日成功摘得首个临港新片区研发总部通用类地块,将用于引进大型企业总部,发展总部经济。
作为智慧城市大脑产业园区试点,临港海洋高新园区打造集智慧办公、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展示交易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创新社区,在建设高品质智慧物业空间“硬”环境的同时,更是注重对企业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软”环境的营造,筑好“巢”,引“凤”来。
临港海洋高新园区兼具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临港新片区留学生创业园、临港人才就业实训基地等资质,建立了“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和海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海科网”,并引入阿里巴巴集团核心资源建立了阿里云创新中心(上海临港)基地,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以及法国伊华兹高科技园、美国船级社等国外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将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有序构建“政策+科技+人才+金融+信息”的企业服务体系。同时,临港海洋高新园区坚持“走出去”,多次携园区企业赴美国、德国、挪威以及我国深圳、青岛、舟山、海口等地开展宣传展示与合作交流。
临港海洋高新园区目前已经集聚了以彩虹鱼科技、雄程海服、亨通海装、宏华海洋、中海油融风、崇和实业集团、浩思海洋生物等为代表的100多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长三角区域海洋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抢抓机遇担当使命
2018年,上海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9183亿元,占全市GDP的28.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1%,海洋已成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作为上海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布局,临港海洋高新园区已在深耕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的路上走了12年,并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
临港新片区的设立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作为临港新片区的开发建设主体之一,临港海洋高新公司将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港城集团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抢抓新片区带来的新机遇,担当新片区赋予的新使命,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战略布局,朝着将临港新片区建设成为“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的目标全力奋进。
以临港新片区为支点,临港海洋高新园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于2018年联合江苏、浙江的4个海洋科技园区发起成立了长三角海洋经济协同创新发展联盟,于今年6月联合6家企事业单位发起成立了长三角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联盟,立志发挥龙头作用,引领并助推长三角海洋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未来,我们将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硅谷’为目标,充分匹配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定位,把临港海洋高新园区打造成为具有高度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把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全球海洋高新技术的创新策源地和规范诞生地。”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