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子平台,为各有关城市企业提供服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战略联盟,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合作新模式……12月5日,记者从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七届科技联席会议上获悉,自去年9月第六届科技联席会议以来,合肥市积极推进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子平台
为促进区域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我市不遗余力给予政策支持。今年,我市修订出台了《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增设“与长江经济带产学研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政策条款,加大“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同时,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共建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合作协议》,我市致力于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子平台,得到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的大力协助。自2018年10月项目立项,经过一年多的前期调研及建设,目前平台已经正式上线运行。截至2019年11月,平台收录仪器管理单位334家,大型仪器设备4122台套,总价值超过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还预留了数据接口,可以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的其他子平台进行对接,满足与国家大型科研仪器管理平台的数据对接和推送要求。明年将进一步完善提升,为各有关城市企业提供服务。
组建战略联盟探索合作新模式
作为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联席会议轮值主办单位,我市确定以“聚力协同创新,加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战略联盟,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新型研发机构合作,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合作新模式。目前,战略联盟成员单位已有30家,其中武汉8家、长沙8家、南昌5家、合肥9家。
除了建立战略联盟,各城市科技部门“相互走动”已渐为常态。去年1月,我市科技部门带领肥西县、蜀山区科技部门赴长沙调研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情况;今年4月,我市相关科技部门赴武汉学习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经验;今年7月,武汉市科技部门来我市调研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等重大科技设施……
除了相互“取经”学习,一年多来,四省会城市还在科技项目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合作,邀请异地专家开展项目论证或评审。
加强优势互补促进产业融合
四省会城市拥有各自优势产业,武汉市的光电信息产业,长沙市的北斗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南昌市的飞机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合肥市的平板显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明显。为此,我市大力推进四省会城市优势产业互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一方面,我市大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完善创新改革政策体系,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创新。目前,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揭牌成立,8个省实验室和7个省技术创新中心组建运行,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正在有序推进。另一方面,我市还不断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加快推进与中国科大、中科院、清华、北航、哈工大、天大、北外等院所共建20余个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
此外,我市还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合肥不断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孵化体系,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共157家(其中国家级30家)。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计划,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股权投资或债权投入。同时,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组建59个院士工作站,目前在肥工作服务的院士总数达1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