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马鞍山 > 文字新闻
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大手笔迈向“千亿级”
发布时间:2017-10-11  来源:国家级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布开发区: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产业园区到产业新城,党的十八大以来,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砥砺奋进的步伐铿锵有力。五年前,马鞍山经开区刚刚跻身“国家级”不久,是一片待开发的改革试验田。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给全国各地带来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经开区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五年来,马鞍山经开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为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从建设一个园区到打造一片新城,逐渐闯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子。如今,马鞍山经开区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改革创新的先锋队。一个千亿级和谐生态产业园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解放思想:铸就创新发展新动能

  经济新常态下,园区如何破解发展瓶颈?

  马鞍山经开区给出的答案是:坚持解放思想,依靠改革创新。

  战略第一步,要向体制机制创新要活力。五年来,马鞍山经开区持续深化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组织实施了以“压扁提效、镇区合一、保留身份、全员聘用、精简机构、竞争上岗、以岗定薪、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创新推行“大部制”改革,合并相关局室(部门),形成“一室四局一中心”的组织架构,将人员和干部力量向招商倾斜,组建40人的招商队伍和30人的征迁、建设队伍,切实强化经济、建设一线队伍建设。一支优秀的队伍和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为园区的转型升级、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培育新动能,需要找准发力点,善于创新的经开区人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搭平台、聚人才、提产业。五年来,马鞍山经开区着力打造高端综合型载体、创新专业化平台,逐渐形成完备的高端产业人才链;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全面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团队,鼓励支持企业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经开区“双创基地”已开工建设,清华储能技术产业研究院、华电能源电力产业创新研究院、上海交大轨道交通复合材料研究院等6个研究院项目已签约待入驻。仅今年1-8月份就为企业培育创新团队3个,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120余人。“创新因子”的集聚,加速了园区产业升级的步伐。

  放眼全球: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本月底,备受瞩目的2017第六届海峡两岸(马鞍山)电子信息博览会将“如约而至”。

  电博会的举办,是经开区对外开放的缩影。每年的电博会,都会带动一大批优质产业签约落户,并已成为海峡两岸展示电子信息企业成果、加强技术交流、新品推介、商贸洽谈合作的首选平台,尤其是在第四届电博会开幕式上,国台办正式授予我市为“海峡两岸产业转型转移示范基地”,电博会的意义从此升华,已成为经开区、我市乃至全省引资引技引智的金字招牌。

  放眼全球,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五年来,经开区充分发挥海峡两岸电子博览会、海峡两岸节能环保产业论坛等品牌作用,加深与台湾工业总会、电电公会等协会交流合作,吸引了一批台资企业争相投资落户。正崴科技园是正崴集团在我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投资的首个项目,也是电博会结下的硕果之一。正崴科技园是苹果的重要供应商,主要生产蓝牙无线耳机、精密连接器及线缆等电子元器件产品,项目一期已竣工投产,二期已启动相关工作,预计将在“十三五”末实现百亿以上产值。

  开放的目光,聚焦新兴产业集聚。五年来,经开区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前景好、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企业和引领型项目,加快完成优势产业链打造。今年1-8月份,经开区新签约项目56个,其中战新产业项目46个,计划投资314.4亿元。一批优质项目的落户,将为经开区开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期签约的蓥石新能源整车、新海宜新能源整车项目,有望打造整车制造和物流营销的完整产业链。近年来新落户的项目中,预计“十三五”末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

  产城融合:拉开协调发展新格局

  放眼望去,如今的经开区蹄疾步稳、面貌一新:茂迪新能源、正崴科技产业园、颐海食品(海底捞)等200多个项目落地生根;五基地、六园区集聚发展,科技创新成果逐年递增;道路绿化在一栋栋厂房高楼间延伸蔓延,配套设施让百姓生活日渐便捷。

  而五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模样:园区以采石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大片面积还是一片荒芜,且大部分都是工业用地,配套设施规划建设量少,且分布不合理。

  难题如何破解?开发区牢固树立起“工业主导、产城一体、宜业宜居、协调发展”的理念,全力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及公益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速“腾笼换鸟”,为发展腾出空间。经开区加力推进闲置厂房、土地整治清理,对辖区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低效用地以及空闲厂房,进行全面调查、清理、处置,最大程度释放土地承载力。此外,实行“退二进三”战略,通过调整区内用地结构,减少工业企业用地比重,将湖西路以东的部分工业用地转化为生产服务用地,为转型升级、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土地保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优质资源引进。五年来,按照“优化北区、开拓南区、完善功能、保障发展”的要求,南区已全面建成“五纵七横”路网框架,北区通过绿化、亮化,改造提升了园区形象。

  优化环境:构筑绿色生态新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马鞍山经开区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2014年10月,经开区被国家环保部、商务部和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自此,经开区将生态环境保护提到了新高度,不断加大生态创建力度、深化全域环境整治、发展绿色综合农业,全力优化园区环境,构筑绿色生态新家园。

  加大生态创建力度,护航园区绿色发展。五年来,经开区加快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重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全面构建区域工业共生网络、区外经济共生网络。持续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重点开展企业污染物排放、燃煤小锅炉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落后产能及“土小”企业淘汰以及秸秆禁烧等工作。

  深化全域环境整治,提升园区环境水平。按照“全地域覆盖、全方位治理、全资源整合、全辖区参与”的思路,经开区持续开展以“两清两化”(清垃圾、清杂物、净化水体、绿化家园)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在集中整治基础上建立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全域长久绿色洁净美丽目标。

  发展绿色综合农业,优化园区生态环境。经开区以发展高质量的绿色食品产销、高科技的绿色循环体系、高品位的乡村休闲度假为理念,在岱山村试点打造集农业生产、商贸、展示、休闲、度假和高端居住于一体的新农业综合体,努力提升园区绿色生态基础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贴心服务:增进全民共享新福祉

  “把原本闲置的厂房整修一新,交给企业,仅仅用了26天时间。我们可以感受到经开区的诚意。现在茂迪投资远远超出了最早的计划。”茂迪(马鞍山)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正贤说。

  如今,“茂迪速度”被传为一段佳话。2015年11月26日,茂迪(马鞍山)新能源有限公司在经开区正式落户,实施的第一个项目是太阳能组件制造项目,总投资4.5亿元,设计年产能为400兆瓦,仅用3个多月时间便建成投产,半年时间便实现产值6000万元。太阳能组件制造项目的快速投产、运行良好,使茂迪决定追加投资。2016年3月10日,太阳能电池制造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9亿元,从签约到竣工投产仅用了5个月时间。“未来,我们将把马鞍山茂迪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叶正贤说,他们正着手把茂迪大陆营运总部从昆山迁来马鞍山。

  “茂迪速度”的背后,是经开区的贴心服务。五年来,经开区坚持主动靠前提升服务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设立企业服务大厅,通过职能部门“全派驻”、编印发放服务明细,为园区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依托经开区建设投资公司、人力资源公司、房产管理公司、绿化园林公司等市场化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量身定制服务”,确保企业发展不受资金、人才、用工等因素制约,助力企业发展腾飞。对在建项目实行领导包保、专班服务、网格管理、精细监管,同步加强燃气、自来水、供电、路灯、雨污水管网等内在功能提升,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平稳快速推进。今年1-8月份,经开区帮助企业带(代)办事项1300余件,帮助企业融资2.1亿元,为企业输送用工2400余人,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上一条:崔爱国主持召开会议专题会办研究当前经济工作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