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都没想到,公司今年能顺利启动三个产业项目,接下来的产能至少可以翻一番!”说这话的,是落户在金山第二工业区的上海奥威日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志武。他透露,到今年底,公司洗护产品原料的出口增幅可达100%;更重要的是,由于订单供不应求,明年他们还将进一步扩大投资,投产后年产值将是现在的五六倍。
眼下,在金山第二工业区(简称金山二工区),这样的喜人形势出现在了不少企业。与之相呼应的,整个园区也是好消息不断——今年上半年,园区产值同比增长11.7%,增幅在全区各街镇和园区中位居第一;今年1到10月,园区产值达到204.85亿元,同比增幅6.2%,税收26.71亿元,同比增62.9%,均在全区名列前茅……前不久,该园区还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为上海唯一入选的园区。
看到这些案例和数据,对金山二工区稍有点了解的人都会感到惊讶:2015年以来,这个产业园基本处于“闭门谢客”状态,全力以赴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几年累计清退企业数已接近总量的一半,也因此,区里对其考核更多在于“减量”……从何时起,这个园区的“增量”指标竟跑到了全区前列?这是如何做到的?
“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环境也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金山区委书记、区长胡卫国介绍说,金山二工区五年的转型努力,为地区谋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探索。
“整”出来的竞争力
杨熔勇女士,是上海赫腾高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她亲身经历了园区转型之初的迷茫,“那时候,园区所有项目审批都被叫停,我们也不敢接更多订单,更不知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赫腾公司算得上是金山二工区的第一批落户企业。该园区规划面积8.58平方公里,于2002年开发建设,是全市唯一的精细化工园区。前10多年,园区吸引了日本花王、三井化学、巴斯夫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企业最多时达到140多家,但更多的还是涂料、塑料等行业的中小企业,存在能耗高、产出低、环境压力大等问题。
2015年,上海启动金山地区三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金山二工区被纳入整治范围,一方面对所有新项目停止审批,另一方面对存量企业实施调整、停产、退出计划,当年就淘汰17家劣势企业,产值下降12%。2016年,园区又关停了30家企业;迄今,园区累计关停的企业数达到了65家。
关停企业、深化治理、升级改造、能力建设……按照《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要求,金山二工区在2015年到2017年须完成129个环治项目,实际完成了140个。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存量优质企业也没闲着,纷纷开展升级改造,提升自身环保能力。
赫腾公司是一家作物科学领域的企业,其生产的杀菌剂、杀虫剂、育种剂等产品100%出口国外,因其突出的“高效、低毒”性能,价格是国内同类产品的10倍以上。过去四年,公司每年都要拿出1000万元实施技改,添置了废气焚烧装置、活性炭处理装置等一系列设备,完善了气体收集、储存、处理、达标排放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在这样的整治和自我提升过程中,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明显增强,一些绿色产品还被纳入了欧盟白名单,受到国际客户的推崇,海外订单纷至沓来。
今年,该公司不仅可以完成自身销售额近3亿元,还通过打造统一标准、统一质量体系的战略联盟平台,帮助国内其他企业赢得了5—6亿元的国际订单。
环保投入加大,环境能力提升,也让涂料行业的嘉宝莉公司尝到了甜头。作为全国第一个推出水性环保家具漆的企业,该公司如今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和口碑逐步攀升,越来越多的订单“飞”了过来。“去年,我们的销售额是5亿元,今年有望达到10亿元,翻了一番。”公司副总经理龚凯告诉记者,之前,在整个园区,生产“让步”于环境整治,如今,随着消费者对环保需求的日益突出,公司全新的竞争力体现出来了。据透露,因为在上海金山的发展形势大好,嘉宝莉最近还把家具漆总部迁了过来。
“一方面,部分企业通过技改,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在金山二工区进行整治的同时,全国化工行业也在全面‘洗牌’,落后产能的大量退出,为那些优质企业‘让’出了不小的市场空间。” 金山区副区长张权权告诉记者,除了上述原因,金山二工区之前储备的几个优质龙头项目,比如花王、三井、巴斯夫等,纷纷在今年上半年扩能,也为园区的“漂亮业绩”作出了贡献。
记者调查了解到,今年以来,在金山二工区,大幅扩能的企业不在少数。比如亨斯迈公司,主要生产聚氨酯新材料,2015年落户时是园区第一个订制厂房客户,如今其产能已无法满足大量订单的需求,于是再次提出了订制厂房的需求,计划投入2.4亿元建设新的生产线,预计年底动工。又如三井化学,于2011年落户园区,主要生产汽车密封条之类的新材料,扩能项目规划设计6条生产线,目前已建成2条生产线,产能实现翻一番。
“转”出来的吸引力
“这两年,园区的企业数量‘瘦身’了,但环境也明显变好了,现在我们再也闻不到异味了。”2014年开始来金山二工区工作的贾培世,是巴斯夫护理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亲眼见证了园区在这几年里的变化。
贾培世告诉记者,现在,金山二工区更有秩序了,实施封闭式管理,车辆进出都要进行登记,以确保安全;同时,园区建立了安环中心,研发了国内首套企业厂界VOC监控系统,即在重点企业的厂界点位都安装了大气自动监控装置,并与厂区的信息数据进行连通,一旦超标立刻发出警报;不仅如此,厂区内部和周边的河道也得到了深度治理……这样的现代化园区,让企业可以更加安心地搞生产、谋发展。
一连串的数据,证明了他的切身感受。据统计,2015年到2018年,金山二工区的万元产值能耗从0.1667吨标煤/万元下降到至0.1196吨标煤/万元,年均下降10.48%,2019年预计控制在0.1135吨标煤/万元左右,同比下降5.0%。与此同时,VOCs(挥发性有机物)区域浓度也从161.16微克/立方米下降至115.22微克/立方米 ,预计2019年可降到100微克/立方米。
也因此,2015年到2018年,关于金山二工区环境质量的信访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年均降幅在31%。
“通过这几年的整治,金山二工区及其周边环境有所改善,但还有几个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因为停止审批,园区原有优质企业发展受限,他们后续该怎么办;作为上海市唯一的精细化工园区,如何发挥其资源优势?” 金山二工区发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莉军告诉记者,去年12月25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金山二工区深度调整转型发展方案”,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金山区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的要求,重新启动园区的开发建设,全力推动整个园区的产业大转型,探索“如何在发展中改善环境质量”。
在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中,对环境质量的考量被放到了最前面,甚至达到了“严苛”的程度。根据新要求,如今,园区但凡要新上马一个产业项目,必须在VOCs排放量上做到“增1减2”,也就是说新项目如果会带来一定的VOCs排放量,前提是必须已经实现了两倍的减量,否则该项目不能进入园区。最近两年,园区的VOCs 区域浓度目标每年可以下降10%,到2021年可降至95微克/立方米,这个标准与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总部所在的路德维希港的排放标准一致。
在这样的背景下,落户园区10年的奥威公司今年开始“发力”,在半年内连续启动三个关于洗护用品原料生产的产业项目,包括调整产品结构、新上马8万吨生产线、建设研发中心,为此将新增投资1.87亿元,产能增加一倍以上。由于企业急着赶进度,金山区投促办牵头,金山区10多个部门联手为其举行了三次产业项目专题辅导会,帮助其在最短时间内拿到环评批复,推动新投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这三个项目的顺利启动,让奥威公司的投资信心大增。袁志武透露,明年,公司还计划在金山拿地新建厂房,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亿元,“除了当地‘店小二’的周到服务,这个园区的专业性也是我们所看中的,这里除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平时还定期有专业第三方来巡查、指导,帮助企业把各种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优质企业不仅不走了,还纷纷“大手笔”增资扩产;同时,还有更多企业看中了这个高标准的专业园区,想要落户过来。据透露,前不久,一家知名药企来实地考察后,对这里的绿化、基础设施、原料供应和高标准的环保要求等大为称赞,立即表示“这是我们向往的园区”,要把高端产品生产搬迁过来,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洽谈落户事宜。
如今,园区招商形势喜人。今年9月,有7个产业项目集体签约落户,总投资达到14亿元。与此同时,招商部门还储备了40多个项目,预计释放后总投资额接近100亿元。
悄然崛起的“氢源碳谷”小镇
前不久集中签约落户的7个新项目,透露出了金山二工区今后的全新产业导向。
记者发现,这些产业项目大多与碳纤维相关,其中最吸引业界瞩目的,莫过于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可年产1.2万吨48K大丝束碳纤维,产品将应用于海上风电叶片、轨道交通、汽车、能源等领域。目前,国内大丝束碳纤维99%以上全靠进口,上海石化的万吨级国产项目投产后,将推动这一原材料成本下降20%以上。
原来,结合区域的产业基础和未来趋势,金山区计划推动金山二工区和周边10余平方公里从化工产业向高端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新规划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基地,计划到2025年碳纤维复合材料相关产业总营收突破100亿元,到2035年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00亿至500亿元,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家级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据了解,在新一轮的转型中,金山二工区将谋求“三个升级”,除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还将从“原来什么都做”转向“中高端产业”,同时从“单一生产”转向“生产+研发+生产性服务业”。由此,该园区的“3+1”产业定位也浮出水面——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生产性服务业。
对于金山二工区的未来,一个更形象的表述则是:“氢源碳谷”小镇。化工产业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其副产品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的重要原材料,因此,接下来,金山将结合二工区的整体调整和转型升级,一方面推动区域从化工产业向高端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上下游产业链,另一方面携同上海化工区和上海石化,对接长三角氢走廊建设的规划,实现化工产区向氢能产区的转变。“以前,人们总纠结于要不要化工,但如果推动产业研究往深里走,就可以把制约瓶颈变成独特优势。”区领导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金山二工区还被列为了全市唯一的工业园区“二转二”整体转型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园区。未来,这里将通过8年时间的努力,探索一条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之路。根据计划,整个园区8.5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60%到70%的企业或产业将被“换血”,至少腾出3平方公里的空间,用于引入符合产业导向的中高端产业项目,预计头三年引入20个项目,投资不少于100亿元。目前,金山方面已与临港集团携手成立合资公司,逐渐通过土地回购、新项目导入等方式,推动二工区转型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 。
“金山二工区的转型故事告诉我们,‘绿水青山’真的就是‘金山银山’。这也是整个金山区谋求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胡卫国告诉记者,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金山地区第一轮三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圆满完成511个治理项目任务的基础上,金山区又主动请缨启动了第二轮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继续实施200多个整治项目,两轮总投入接近300亿元,希望在发展中持续提高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