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们几十年前无法想象家家户户有汽车一样,将来航天服、载人飞船、空间站、太空旅游必将成为大众消费产品。”在近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育林说,随着太空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的收入将呈指数增加;规模化生产和可重复使用,将使航天产品的价格呈指数降低。
他介绍说,太空经济主要包括四大领域。一是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发射约1000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有500多颗在轨工作。此类卫星是高价值太空资产,造价动辄数亿、数十亿美元。为其提供在轨加注、维修与维护升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商业市场。
2017年我国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太空开展4次在轨加注试验,相关技术除了在空间站应用,也具备商业开发前景。
二是在轨组装与建造。要实现太空工业化,最关键的是利用地外资源,在太空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以太空太阳能电站为例,如果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建设近千个2吉瓦的太空电站,将可以取代全球的火电厂和煤电厂。
然而一个太空电站规模可达万吨,从地球上发射不可想象,必须从月球、近地小行星获取资源,并利用在轨组装与建造技术来实现。我国即将建设的天宫空间站,将是该技术的实践。
三是近地天体的资源开发。从阿波罗计划至今,人类通过一系列探月活动,对月球资源有了很多认识。尤其是近年来月球水资源的发现,为将来的月球开发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
月球资源可以在月球建设中原位利用,也可以用于空间建设。比如已经探明的化学元素,具备制成空间电站所需光伏电池及空间材料的条件。月球的真空、低重力环境,有助于磁悬浮、太空电梯等电器化航天发射运输方式的实现,淘汰传统的化学能手段。
此外,一些近地小行星含有大量工业金属以及贵金属,可以为空间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资源。
四是太空旅行与居住,包括亚轨道飞行、太空旅馆以及地外天体探险等。截至2019年11月,全世界共有来自38个国家的562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其中有7人8次自掏腰包实现太空旅行。我国有11名航天员14次进入太空。
这些载人航天活动除了开展技术验证、科学研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为普通大众的太空旅行进行技术储备。我国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二号,在载人航天工程里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具备重要商业价值。其技术成熟、运行可靠、规模适度,具有良好的商业化开发前景。
张育林表示,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不断拓展生存空间的历史。把太空资源纳入人类社会经济圈,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日举行的2019太空技术和平应用(健康)国际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包为民指出,国内太空技术的探索集中在进出空间、利用空间、开发空间三大领域的攻关。为实现2045年航天强国的伟大愿景,中国正在形成地月空间“航班化”的运输能力,高效推动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面形成地月空间经济区。根据地月经济带的构想,地月经济总产值在2030年、2040年、2050年将分别达到5万亿人民币、19万亿人民币、93万亿人民币的体量。
该研讨会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国际和平联盟(太空)联合主办,吸引了国际宇航联合会、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以及美国航天基金会、太空探索者协会、国际空间医学全球峰会、国际空间大学等七大世界主要航天组织的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