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绿色食品 > 文字新闻
中国饭碗 科技支撑
发布时间:2019-11-07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11月3日,2019(第六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在北京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展开了探讨。

  中国粮食总量供需缺口仍存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表示,中国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面积和6%的淡水资源生产了世界近1/4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站在新起点,中国需兼顾粮食数量和质量两类安全,建立“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年度粮食产量多一点、少一点也是正常的,是一个基数性的问题。但是粮食产能安全是战略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马建堂认为,提升产能要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生物种业、数字农业、精深加工等领域自主创新,加快先进实用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提高粮食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马建堂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扩大,国际国内市场的双向影响日益加深,更需要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储备、进出口综合的调控,保障供需动态平衡。当前,特别要健全全社会救助与物价联动机制,减轻某些食品价格的上涨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带来的不利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从中长期看,中国粮食总量供需缺口仍会存在,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会进一步凸显。必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粮食供需的动态平衡。“中国人均GDP去年已经超过9700美元,逐步向1万美元逼近,城镇化率也接近60%。从先行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发展规律看,进入这一发展阶段,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将加快升级,对动物性产品以及饲料粮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有专家预计,2030年,中国粮食消费量将达到1.6万亿斤,这将形成巨大的需求压力。”

  从国际市场供给看,目前全球年粮食贸易总量只有7000亿公斤。今年以来,以猪肉价格为主的农产品价格涨幅较大,为农产品保供给、稳物价敲响了警钟。

  科技创新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当代社会,粮食安全仍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脆弱群体日常食物供给不足,二是食品价格在短期内快速上涨,影响到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王一鸣认为,为此,要通过国家储备制度保持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健全低收入人群补助与消费价格相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保障低收入家庭的食物供给,同时,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食物可获得性。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和淡水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确保粮食安全,首先要保证有地种粮。对此,王一鸣提出,严守耕地红线和挖掘增产技术“两手都要抓”。他说:“要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这是粮食安全的命脉所系;要发挥粮食安全主产区优势,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要依靠科技创新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这是粮食持续增长的根本出路,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中国的杂交水稻就是力证。”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还提出,如今中国人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他说:“中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不仅要吃饱还要解决吃好的问题,食品安全、维生素、微量营养元素和膳食纤维缺乏已成为中国保障国民营养健康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区块链开创食品溯源新时代

  随着人们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消费结构已经从过去满足吃饱转变为吃得安全、营养和健康。确保有效供给既需要保数量,更需要保质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孙梅君表示,目前,我国已发布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1260项,涉及的食品安全限量指标达到两万多项,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CAC)相衔接。但她强调,标准仅仅是一个底线,质量无上限。

  孙梅君建议要细化食品安全监管标准,鼓励企业采用高于国家强制食品安全标准的企业标准,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食品安全全程控制和追溯体系。她说:“10月31日,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并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标准的制定、检验检测等方面制度性的规定;进一步明晰了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大了对责任人惩罚的力度,为维护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又一项制度保障。”

  如今,伴随着食品供应链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料、新业态、新的经营模式的广泛应用,在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便捷经济的食品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诸多挑战。孙梅君建议,要完善有利于食品供应链发展的法规制度,严格把控产地环境、粮食收储、食品加工、流通销售等质量安全关,推动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的转型升级和质量变革。

  孙梅君透露了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新方向,她认为,食品安全监管需进一步重视标准引领、市场监管、技术支撑、国际合作四方面的作用。

  “应对食品安全的风险、挑战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孙梅君表示,区块链技术开创了食品供应链溯源的新时代,既有利于保障和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也有利于提高溯源的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我们将加快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食品产业的应用,实施智慧监管。”孙梅君说。

上一条:澳洲西布鲁克酒庄新品在京亮相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