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楚国文化、蔡国文化交汇融合。
这里山水旅游、农业物产和矿产资源丰富,南部环瓦埠湖区域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北部曾是重要的煤炭及工矿制造业基地。
八公山下、淮水之畔,作为淮南矿区城市的缩影,这就是正从一个传统的工矿型城区向活力之城、生态之城和文明之城转变的美丽谢家集区。
着力转型提速,开放的谢家集更有活力
2013年以来,谢家集区积极响应国家“去产能”政策,先后关闭煤矿30余座,2016年最后一对矿井闭坑,谢家集区彻底告别了煤时代。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转型调整阵痛期,谢家集区以“产业转型先行区、现代服务聚集区、生态修复示范区”为路径,以建设宜业宜居城区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区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谢家集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近年来累计引进资金200余亿元,完成进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新增民营企业2154家、个体工商户10637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专利授权527件。该区精心谋划并推进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建设,宏泰钢铁完成技改升级投产,施家湖光电、南澳地毯、金科再生资源等100多个项目建成投产。安徽淮南工业园区与淮南高新区整合,更名为淮南高新区智造园区,以“园中园”模式运行,并同步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园企业8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家,亿元以上企业6家,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高新技术、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集群。该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累计流转土地超过3.7万亩,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17个、家庭农场47个,瓦埠湖万亩水生蔬菜、孙庙黄晶梨、杨公草莓、稻虾混养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淮创生态农业等2家公司入选“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
奋力城市塑造,蝶变的谢家集更有魅力
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支持西部城区建设发展的机遇,谢家集区以文明城市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城乡设施,全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谢家集区实施路网加密,东西部第二通道、夏郢孜西路、蔡新南路建成通车,十涧湖路、平山路、沿矿路等13条道路完成提升改造,西经十八路开工建设,谢李路完成环境提升,横贯东西、连通南北的城市路网初步形成。该区深入实施棚户区改造,西城嘉园、唐家山庄、金玉花园、新家园等20多个住宅小区建成入住,砂里岗集聚区将于今年底交付使用。该区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累计实施3个乡镇驻地建成区、26个中心村建设、39个自然村环境整治,改造农村危旧房2727户,完成瓦埠湖湾区移民迁建1113户。谢家集区全面推进“路长制”“街巷长制”,完成城区带状游园、街头绿地和主次干道绿化建设,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功能日益健全。
聚力生态保护,绿色的谢家集更加美丽
面对生态环境的问题和短板,谢家集区把环境整治提升和生态修复作为一项重大历史使命,持续发力环境整治,彻底改变了工矿老区面貌。
谢家集区坚持对采煤沉陷区实施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永青新村、梨园新村等安置区已建成入住,安置搬迁群众2135户。该区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和土壤污染治理,通过覆土复绿,植树造林,有力提升沉陷区周边地质环境,2018年6月,该区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区,涉及总投资近28亿元,目前该项目即将启动实施,完成后将极大提升城区的生态环境。该区认真抓好中央和省市各级环保督察及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建立三级林长、河(湖)长体系,持续开展好大气、水、固废、企业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完成瓦埠湖围网拆除、禁养区搬迁等环保整治任务;投资7000万元对谢一矿、李一矿、李二矿3个垃圾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解决困扰该区几十年的垃圾遗留问题。
发力社会事业,幸福的谢家集更加和谐
谢家集区全面优化办学条件,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国家级督导评估。该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构建扶贫工作“政府牵头、企业带动、社会参与、群众互动”的良好格局,2014年以来累计脱贫1213户2235人,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出列。谢家集区充分挖掘蔡楚文化、春申文化、煤矿文化等地域资源,培育了“社区大家乐”“乡村欢乐行”等一批深受喜爱、“乡土味”十足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极大地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近几年来,该区综治、禁毒、信访、安全生产、秸秆禁烧等工作先后荣获省市表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