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南通 > 图片新闻
释放腾飞强动能
发布时间:2019-10-10  来源:如东县人民政府  发布开发区:江苏如东经济开发区

  如东,南依长江,东傍黄海,通江达海千帆竞,百舸争流正当时。

释放腾飞强动能

  在开放浪潮推动下,如东无畏风雨、砥砺奋进,坚守“工业强县”梦想,栉风沐雨七十载,在“四区一港一口岸”联动发展引领下,绿色能源、通讯电缆、高端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态势已成,产业正以千帆竞发之势,走向深蓝。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如东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安全防护、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六大产业多点发力的产业格局。2018年如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2.29亿元,比1949年增长2213.6倍年均递增11.8%,其中,第二产业增长14636.7倍,工业企业数由1949年的225家增加至4951家,其中,规上工业722家,规上工业总产值2065.13亿元,比1949年增长12146.8倍。古老的江海平原,正奏响“产业主导”的最强音。

  步履铿锵行致远 砥砺奋进开新篇

  厂房林立,工人忙碌。9月25日上午,如东经济开发区中天科技产业园内,中天轻合金有限公司高性能铝合金项目、江东电子材料铜箔一期、江东合金高精度铜杆项目、江东科技一期、二期等第一阶段5个产业项目均已投产见效。“产业园全面建成之后,年应税销售将达170亿元,未来,以中天科技集团为龙头,如东可形成一个千亿级通讯电缆产业集群。”县发改委副主任曹爱明说。

  今时今日,谈起中天科技,还有多少人会记得,20多年前,它仅仅是河口镇的一家砖瓦厂。

  从1998年的一个砖瓦厂到特种光缆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中天科技深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总资产超过417亿元、年销售收入339亿元的通信、电网、海洋等领域的领军企业,实现了由“装备中国”向“装备世界”的新跨越。中天科技的成长历程,是我县工业发展步履铿锵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东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仅有一些粮食、油米加工企业,工业形态主要为手工生产。据统计,1949年, 如东境内工业企业共有225家,其中,地方国营企业3家,集体企业222家,工业、手工业总产值2249万元,仅占工农总产值的8.8%。

  先天不足,唯有后天努力。在经历建国后30年间的曲折发展后,1978年,如东工业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迈入加速发展阶段。1986年,第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南通大东有限公司成立,纺织业迎来大发展时期; 1993年,我县首个省级开发区——如东经济开发区获批成立,全县产业发展有了新引擎、新平台;2004年,全国首个风电特许权示范项目——如东风电一期正式开工,新能源产业开始腾飞;2009年至2010年,如东紧紧抓住迈入港桥时代的新机遇,有选择地承接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上下游配套能力强的项目,主攻产业链长、辐射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龙头型、基础型、科技型项目。先后实施强生光电二期、中天宽带二期、明阳风电、龙源3万千瓦海上潮间带风电场等千万元以上项目803个。

  党的十八大后,如东发展再加速。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势头,成为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企业做大做强最具旺盛生命力的新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全县在六大载体陆续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达143个,其中,新兴产业项目为95个。时至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51.0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3.61%,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抱团取暖共发展 满园春色遮不住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能有效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推动形成“多位一体”的产业集群。

  1993年11月,如东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开发区,拉开如东产业园区建设序幕。

  26年后的今天,区内新能源产业园、机械装备产业园、中天科技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蹄疾步稳,中科钢研、恒尚新材料等项目抢滩登陆,风电装备制造、智能通讯及电网装备、生命安全防护、汽车电子、食品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应税销售从建区时的不值一提扩张到270余亿元。

  如东经济开发区的嬗变,见证了如东产业园区跨越式发展。如东将园区作为产业项目“主阵地”,强势推进产业园区建设。1995年10月,省政府批准设立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2004年,沿海经济开发区成立;2005年,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成立;2014年,掘港工业园区命名江苏省如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个个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涌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如东产业发展迎来满“园”春色。

  随着园区基础设施骨架拉开,近两年来,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区已集聚新材料产业项目近40个,累计计划总投资近千亿元。江苏协孚新材料生态合成革项目现场负责人章崧称赞:“港区功能配套齐全,上游原料企业就近配套,多方利好,更有利于企业长远布局。”

  以“园”串“链”,做大做强。2004年,为延长新材料产业链条,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应运而生。在聚合本土快达农化、九九久科技等相关企业的基础上,园区还招引到德国巴斯夫、韩国SK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知名度由此迅速提升,逐步成为精细化工产业上下游企业补链强链的“洼地”。

  目前,四大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各有侧重,位于主城区的如东高新区瞄准的是生命健康、智能机电、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三大产业,以产业为主导,区内已布局形成生命健康产业园、智能机电产业园与半导体产业园,招引了一批与主导产业定位高度契合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园区为如东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集聚提供了强劲支撑。县发改委副主任曹爱明告诉记者,目前如东经济开发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如东高新区等四个园区的工业经济总量已占全县的三分之二,产业园区已成为如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如东一以贯之,坚定不移。”8月15日,县委书记沈峻峰接受《新华日报》专题采访时如是说,如东将坚持“减总量、控增量、提质量”的总体思路,动真碰硬开展化工产业整治提升,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发展、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2018年,省市对化工园区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省政府对全省50个化工园区和2个化工片区进行了环境绩效预评估,沿海经济开发区洋口化学工业园排名全省第一。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该区也对自身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去年以来,该区重拳治污成效显著,全年淘汰16个落后项目,关闭7家落后企业,4家企业进行资产重组。

  低端产能的“退”,为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空间。截至2018年底,沿海经济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0多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9个、11个。经济新业态在不断萌发、拔节,新动能在逐渐成长、壮大。

  “近年来,公司开始向水性丙烯酸粘合剂、无溶剂粘合剂等高端产品进军,开发出的产品可与汉高、波士胶、3M等国际品牌媲美。”南通高盟新材料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者代表冯正向记者介绍,作为较早落户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之一,多年来,高盟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助推绿色发展。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3项,授权量达到44件,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县前列。

  窥一角而知全局。近几年,如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沿海化工企业“严抓严管”。同时大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2018年,全县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6.6亿元,同比增长66.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6.12%,发展质态、质效均十分喜人。

  转变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一切正当时。

  众所周知,绿色能源产业是如东重点培育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可谁曾想到,20年前,如东在绿色能源产业方面还几乎是一片空白。从2002年至今,如东的绿色能源产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转变。

  17年前,国家首批风电特许权示范项目落户,拉开了如东“绿色能源之都”建设的帷幕。随着中广核、中水电、龙源、华能等一系列风电项目在如东沿海106公里的岸线上铺开,腹地产业也开始了新一轮洗牌。海力风电就是一家向风而起,因风而兴的企业,短短数年时间,创造出20个行业第一,从国内风电企业“黑马”完美逆袭成为行业龙头。2018年,公司海上风电配套产品销售点占国内市场的65%以上,全年销售额近20亿元。

  像江苏海力这样的风电企业,全县还有40多家。为进一步延伸风电产业,如东规划了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为主体的新能源设备产业园,海装风电、明阳风电、上海电气、中船重工等国内一批行业领先的风电装备企业相继落户,涉及塔筒制造、主机及叶片研发生产、运维、物流。同时,重点围绕电机、叶片、防腐材料、风场运营维护等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着力打造集风力发电、装备制造、风电场建设和运营维护、风电技术研发等在内的风电产业全生态体系,让“风光”效应成为如东未来的主导之一,助力“绿水青山”建设。

上一条:恐龙园集团与宿迁市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
下一条:重庆江北区审计局开展港城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现状调查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