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演播厅和官堂小学多媒体教室,两所学校二年级学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同步上了一堂精彩的音乐课。教学中,老师不仅与本校学生进行问答,还与官堂小学的学生进行互动。通过互联网技术,两所学校的学生实现了在同一时间上同一节课。
“只要我们提出需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老师就会和我们这里的老师一起开展同步课堂教学,上学期学校已经在语文、数学、体育等课上进行了实践,这学期正在向音乐、美术和网络教研进行拓展,通过同步课堂,让我们的学生也感受到了城镇学校课堂的氛围。”官堂小学教导主任叶丽华说。
互联网与教学课堂的完美融合,使得传统教学形式不断发生变革。海盐县依托互联网+技术,远程传递优质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打破传统模式的时空瓶颈限制,实现远程现场化的双向深度互动,实现了校际间的优质资源共享。
事实上,这样的“互融”,仅仅是海盐县“学校发展共同体”的一部分。近年来,海盐一直致力于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不断破解学校发展壁垒,着力激发学校发展活力,推动了校际协同发展。
据悉,自2008年开始,海盐县就探索实施校际结对工作,十年持续推进,义务教育34所学校构建起7个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以制度、人才、资源三大链式结构,将学校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学校管理一体化”、“教师发展一体化”、“教育资源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新型集团发展模式。
“我校为武原中学双核联动共同体成员学校,通过联动,让我们乡村学校更多地享受了城镇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助推了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于城中学校长陈志荣说。近年来,该校教师整体的教科研水平有很大提升,教学成绩增量明显。
不同学校的教师,可共同联聘;不同学校学生,在“同步课堂”可同上一节课……通过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学校各择其善、美美与共,促进教育共推共享。
为了进一步扩展学校合作交流与教育视野,全方位提升教育品质,近年来,海盐县还依托海盐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建立上海、杭州教育合作伙伴关系。与上海杨浦区建立战略合作联盟,海盐学校与上海名校结对,以项目为载体,在管理团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与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的合作交流;与上海华东师大基教所合作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
目前,海盐县武原中学、沈荡中学、向阳小学和齐家小学4所学校为现代化样本校,天宁小学、于城中学等13所学校为现代化建设特色项目学校,组成一个由17所学校、8名教授博导、30多位成员组成的项目合作联盟,形成了“海盐—上海”双方联动的协同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