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苏州 > 文字新闻
大力推动“放管服”改革 苏州高新区正以轻盈的体态乘风而上
发布时间:2019-10-01  来源:苏州高新区管委会  发布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苏州古城西部,在这个面积仅有332平方公里的苏州高新区,经过27年的开发建设,拥有着各类市场主体近7.5万户。如果减去109平方公里的太湖水域,苏州高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拥有市场主体近340户。

  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高端要素浓度竞相集聚,经济活跃程度不断增强……近年来,着力于“把苏州高新区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的目标,苏州高新区通过行政权力“瘦身”、审批流程“再造”、市场监管“健身”等一系列“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使得高新区在“放管服”改革的道路上,正在以更加轻盈的体态乘风而上。

  权力“瘦身”:权力清单清权确权迸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一直以来,都想在苏州高新区开个公司,但是过去要求太多,流程繁琐,就望而却步了。如今,用了1个工作日,就办好了营业执照、刻好了公章、开了户还办好了税务登记,真是又方便又快捷”。苏州珀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用时1个工作日,就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营业执照。离不开苏州高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的决心。

  早在2014年,苏州高新区以“证照分离”为基础,通过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推行简易登记注销改革,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高市场准入便利度,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简化企业注销流程。

  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企业行政审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的同时,也让商事制度改革的红利不断释放,有效激活了市场主体的“一池春水”。“一池春水满池娇”成就了苏州高新区各类市场主体“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可人局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苏州高新区合计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5398户,平均每天就有近30户市场主体“诞生”。“商事制度改革,让权力瘦了身,也为企业松了绑,为市场腾了位,才让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得到了有效激发。”苏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赵树生表示。

  事实上,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围绕“放管服”改革,以“权力清单”为基础,通过“清权”,对全区行政机关所承担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梳理,规范清理行政权力,做到了政府权力“大瘦身”。数据显示,全区累计削减各类行政审批事项达72项之多,全区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更是做到了100%取消。

  同时,苏州高新区还通过“确权”,推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等,通过一张张事项清单将政府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减少政府权力一时之“痛”,换取了企业、群众一世之“快”。“我们通过清权、确权,把该放的权放下去、放到位,对应该发给社会的权力绝不截留。”苏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陈婷说。

  “简政放权的基础是‘权力清单’的清权、确权,哪些行政审批事项是必须要取消,哪些行政审批事项是必须要严格审批,把 ‘口袋’‘脑袋’‘抽屉’里的标准与要求放到桌面上,亮出权力‘家底’,在彻底清权、依法确权、透明用权之后,才能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事实证明,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苏州高新区正是依托“权力清单”的清权确权的政府权力“大瘦身”行动,依靠着“放管服”改革的红利,有效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投资热情,走出了“从容淡定”的时代步伐。

  流程“再造”:审批流程简化优化赋能政务服务提速增效

  “权力清单”的彻底清权、依法确权、透明用权,在这之后政府政务工作应该怎么做?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剑指“放管服”改革中的“服”字,开出的“药方”是以“一门、一窗、一网、一次”为目标的行政审批流程“再造”。

  “让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口、办多件事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苏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改革处处长沈俐介绍。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只进一扇门”就可以办理多达634个事项。

  同时,为将苏州高新区打造成为办事效率最高的地区,提供高水平高标准的政务服务。在“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政务服务的基础上,苏州高新区还率先启用了“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制度。今年5月,梅里埃(苏州)生物制造有限公司在办理厂房立项时,得益于“一枚公章管审批”改革带来的便利,仅用2天时间就办好了所需事项。

  不仅如此,苏州高新区还推出了并联审批、多证联办等政务服务,不断探索行政审批中的流程“再造”。苏州市浒康文体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要经营游泳池业务,需要办理卫生许可证、高危许可证。“在以往,卫生许可证要在区社会事业局办理,而高危许可证要在区文体局办理,如今我们改这种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查,企业只需要将审批材料一并发给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社会事务窗口,就可以完成审批。”苏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处岳娟说。

  “一个环节完结,再到下一个环节,这是以往‘接力棒’式的行政审批方式。我们正是拿审批运行‘开刀’,通过探索行政审批中的流程‘再造’,让我们的政务服务效能再提升。”苏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高永坚表示。

  此外,苏州高新区还以“网上智慧审批系统”为基础,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同时探索“容缺预审”“审批代办”等举措,帮企业抢时间,帮百姓抢效率。探索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综合设置基层审批服务机构等,行政审批从“物理集中”到“流程再造”,赋能政务服务提速增效。

  监管“健身”:协同共治管优管活激发市场监管新格局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曾经一度是放权的“痛点”,如何走出以往那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管”得好,成为衡量“放管服”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今年3月,苏州高新区荣获“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称号,全省仅有18个县(市、区)获此殊荣。荣誉背后是苏州高新区坚持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管手段所带来的“变化”。

  目前,苏州高新区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8300余家,如何守住“舌尖上的安全”,成为衡量“放管服”改革成效的一块“试金石”。

  为此,苏州高新区借助“互联网+监管”的科技手段,开发了“苏州高新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平台”。该平台包括食品安全工作服务站、“苏高新食安”微信公众号、从业人员数据库等七个模块,能够实现执法检查、信用信息、档案管理、信息公示、网上办事等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为全区各方力量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开辟通道。

  同时,苏州高新区还开发了“高新区食用农产品溯源服务云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质量可信的总体监管目标,不断提高食用农产品、预包装食品在高新区流转全过程的监管、防控、预警能力。如此,也带来了企业的行业自律,位于苏州高新区的苏州食行生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营社区智慧微菜场,他们通过手机App、微信等多种途径满足社区居民生鲜采购需求,并结合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每一个产品赋予独一无二的“产品二维码”,真正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全流程追溯。

  此外,苏州高新区每年都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区部分重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全面排查,为责任部门开展针对性监管提供参考。探索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消费公益金制度,专项用于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中对消费者进行损害赔偿,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现代化水平。

  食品安全监管只是苏州高新区打造协同共治管优管活市场主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苏州高新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将“质检、工商、食药监、知识产权、物价、盐务”职能整合,打造“大市场、大部门、大监管、大服务”升级版市场监管新模式,通过监管格局的“健身”,变物理融合为化学融合,达到“1+1+1+1+1+1大于6”的改革成效,有效激发市场监管新格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将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放管服’改革释放出来的‘源头活水’,激发出来的内生动力,正成为苏州高新区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上一条:相城区一企业被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