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中刊登了一篇由国际研究团队完成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不论电子烟里是否含有尼古丁,一些香型的电子烟会有损呼吸道,加重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9月24日,据外媒报道,电子烟巨头Juul Labs正面临美国加州联邦检察官的刑事调查。此前9月20日,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沃尔玛宣布在美国境内停售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而印度也继美国部分州、巴西和泰国禁售电子烟之后宣布,将全面禁止电子烟的生产、进出口、销售和广告等业务。
电子烟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出现在大众面前的,被不少厂商大肆宣扬为是帮助戒烟的利器,但从最新的科学研究报告、电子烟巨头的刑事调查,到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重视,起草电子烟法案和相关的进出口销售禁令可以看出电子烟真的能戒烟或者说电子烟真的是不含有害身体的物质吗?真相不可尽信厂家的“广告语”。
美印都在限制电子烟 电子烟真的有助于戒烟吗?
美国佛蒙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一次实验当中让小鼠在一段时间内,每天两次吸入各种香型的电子烟烟雾,之后再让小鼠暴露在有致敏物的空气中,并与没有吸入电子香烟的小鼠开展对照研究。
实验结果发现,不同香型对呼吸道产生的损害不一样,比如黑甘草味会加重呼吸道炎症,肉桂味会增加呼吸道敏感度,而香蕉布丁味会导致更严重的组织疤痕。根据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罪魁祸首是电子烟中一些奶油类和肉桂类添加剂存在毒性,而薄荷味添加剂则致癌物超标。
正处于刑事调查的电子烟厂家就是该行业的巨头Juul Labs公司,它被指控其销售的香甜口味电子烟液中,含有5%尼古丁,相当于20支传统香烟的尼古丁含量。
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于今年9月10日向JUUL发出警告信,指出:该公司代表在学校做活动,宣称自己的产品“比香烟健康99%”、“FDA很快就会承认JUUL比香烟健康”、“肯定是安全的”等语句存在广告嫌疑。
同时,FDA要求JUUL不得在营销活动中将电子烟产品宣传为比香烟更安全的替代品。
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电子烟 正成为青少年的宠儿
上述提到的美国电子烟巨头Juul Labs以“健康”、水果等丰富口味作为噱头,吸引了美国很多青少年群体开始接触使用电子烟产品。已经有500万美国青少年在使用电子烟。
在国内,这种现象同样存在。电子烟厂商通过炫酷的造型,水果味、巧克力味、奶油味等个性化的口味,和“比香烟更健康”等广告语,引起了国内众多青少年的“好奇心”,让他们认为使用电子烟就是“很酷”的一种行为。
目前电子烟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加热不燃烧新型烟草产品,另一种是电子雾化烟。
前者属于新型烟草,受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约束,不能在国内销售。而在国内火爆的主要是电子雾化烟。这类电子烟使用尼古丁烟油,通过雾化供使用者吸食。
不同电子烟的厂商通过调配烟油的配方、制作工艺,体现出不同品牌电子烟的差异,也形成其核心竞争力。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电子烟产业研究与商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在使用电子烟的被调查者中,26到35岁的人群达到了57.8%。
在我们所处的城市商圈中,开始出现了不少电子烟体验馆。有报道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这类电子烟体验店或者是电子烟吧均已超过30家。
电子烟体验馆里张贴着色彩绚丽的电子烟产品广告,各种不同型号的电子烟具和烟液烟弹公开呈现在玻璃展柜中。不少人经过时,第一印象都会觉得,很时尚潮流,很酷。
你还在用电子烟戒烟吗?
在商家的推动下,电子烟可以戒烟逐渐成为烟民们的“共识”,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用电子烟戒烟的方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陕西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永庆表示:“电子烟有助于戒烟、健康无毒,只是商家的噱头。其实,有很多电子烟的尼古丁的浓度其实要高于传统香烟,所以使用电子烟其实是存在增大烟瘾,甚至严重损害肺部的风险。”
张医师还说道,“无论是什么味道的电子烟,它的主要成分都是焦油和尼古丁。尼古丁会让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戒烟的核心就是要戒掉对尼古丁的依赖。所以,想要借助电子烟来戒掉传统香烟是无稽之谈。至于尼古丁的危害,已经是社会共识。
而世界卫生组织也在今年7月26日公布的《201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中指出,电子烟有助于戒烟的说法”缺乏足够证据“。同时,报告还指出:”在多数销售电子烟的国家,大多数电子烟的使用者同时消费烟草制品,对减少健康风险作用不大或无效。“
在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宜群对电子烟烟液中尼古丁含量检测中发现,目前国内流行的电子烟并不适合用于烟民戒烟,市面上有的电子烟烟液尼古丁实际含量与标识含量不一,甚至数倍于标识含量,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更高的健康风险。
其实目前国内电子烟市场还处于一个蛮荒时期,无明确监管部门、无专门法律法规、无质量标准和准入门槛。没有任何标准和规定的约束,上述电子烟标识含量与实际之间出现误差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
人民网在调查电子烟的时候,也发表意见称,电子烟只能说是”替烟用品“。想要用电子烟戒烟或者仅是尝鲜使用电子烟的非吸烟人士,实际上在无形中承受着比吸烟更甚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