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从父辈口中听说过的城市,居然成为自己长大后生活的地方。户籍藩篱打破、融城举措纷纷出台……生于1979年左右的一代,怀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梦想,依靠自己的拼搏奋斗与聪明智慧,赶上城镇化的高速列车,成为城市产业主力军和新市民。千万个家庭的城市梦,正构筑起流动中国的大梦想。
向往城市,我要留下来
40多年前,启东人对上海的印象停留在“离得很近的国际化都市”。虽然近在咫尺,但是对于当年还只有渡轮的年代,谢海蓉幼小的心里觉得上海“很远”。
5岁时,谢海蓉第一次跟随母亲去上海,坐火车去看望在四川成都工作的父亲。因为赶时间,母亲没来得及带她去上海看一看。虽然只是短暂的停留,但在赶往火车站的途中,上海雄伟的建筑和绚烂的霓虹灯在她幼小的心里“生了根”:要是以后能来上海多好啊!
之后,谢海蓉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启东中学。接着,谢海蓉又凭借自身的努力,考上了上海的一所高校。就这样,研究生、博士生一路念下来。2008年,博士毕业的谢海蓉留在了上海一个科研所里工作,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真的没想过,能在上海留下来。”回想起这么多年来的日子,谢海蓉时至今日还觉得有点不可思议。33岁时谢海蓉才和大学时期的同学樊海华结了婚,两人在一起相守多年,携手为了能在上海立足而努力。樊海华博士毕业后,也顺利进入了世界500强的企业。
成为“新上海人”的谢海蓉夫妇把家安在了浦东,5年前儿子出生。虽然比起同龄人来说,他们的孩子小了很多,但是对于谢海蓉的内心来说,她觉得上海很大、很好,我要留下来。她说,趁自己还年轻,多奋斗几年,幸福稍微来得晚一点也心甘情愿。
融入城市,与城市一同成长
想要在城市扎根,必须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
同样是1979年出生的陈海花,来自寅阳镇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务农,老实本分一辈子。读完中专后,她没有听从父母的意见在村里的企业打工,而是只身来到深圳。“我不想在农村待一辈子。”陈海花谈起她前往深圳的初衷,显得非常坚定。
深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对于从来没出过远门的陈海花来说,这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面对父母的担心和未知的环境,陈海花没有退缩。“那时候深圳的企业都在大规模地招收工人,我没有提前去看看,老乡回家过完年我就跟她一起出去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就这样,倔强的陈海花一个人在深圳开始了打工生涯。
从工厂的流水线操作员做起,她一步步打拼,做质量、做供应、做采购、做研发,一路走来,陈海花走得坚实而又坚定。陈海花发现知识储备不能适应工作需求,求知若渴的她报名参加深圳当地成人大学设计专业学习,并取得了专科学历。“融入城市首先要在企业中成长成才,为自己创造发展的机会。”陈海花感受颇深。
如今的陈海花早已在深圳安家落户,她开起了自己的小箱包厂。“企业不大,却是我这么多年努力的见证。”陈海花说:“快20年了,深圳的发展我们有目共睹,我也没有落下,我也在和深圳一起进步一起发展。”
圆梦城市,梦想触手可及
2003年底,24岁的施陆松夫妻二人来到南京打工。夫妻俩从摆煎饼摊开始做起,后来妻子姚雪芬又干起了家政。“城市也很照顾我们这些外来打工者,让我们倍感温暖。”施陆松表示。
施陆松告诉记者,其实,这10多年来,他们也在慢慢地融入这些大城市。今天,在加速流动的中国,成为新城市人不再专属于个别幸运儿。随着城市落户门槛的降低、放开,已经有越来越多怀有城市梦的人,正在分享中国快速发展的“大蛋糕”。
“光有工作,你还是农民工;再有住房,你才是新市民。”这句话在新城市人群中流传。5年前,施陆松在南京浦口买下房子定居了。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挣钱换来的房子,夫妻俩别提有多开心了。“我住的那个单元,30层高的楼房,只有12户是本地人买的,其余的都被外来的新南京人买下了。”
2017年,《居住证暂行条例》正式在全国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居住证持有人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6项基本公共服务,办理出入境证件、换领身份证等7项办事便利。
城市梦,从遥遥相望到触手可及。自认“赶上了好时代”的“施陆松们”,现在正连同这座城市的力量,去帮助那些想融入城市、获得更好生活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