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店镇广平路的南端,有一座占地6500平方米的江南园林。这里就是被称为“一代文宗”的清初著名文人朱彝尊的故居“竹垞”,而其中最有名的一幢建筑物就是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的曝书亭。
据嘉兴市图书馆原馆长崔泉森介绍,曝书亭应该是目前嘉兴地区少有、保存相对完好的文化名人的私家园林。
朱彝尊生活的年代,正值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他的一生经历了反清——出仕——归居,以自己的文学著作、学术才华和文人气节扬名天下。尤其是他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其诗作与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禛齐名,人称“南朱北王”。词作开创“浙西词派”,与清初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合称“朱陈”,他留下的一百首《鸳鸯湖棹歌》更是流传至今,读之令人齿颊生香。
清顺治六年(1649),朱彝尊携妻至梅里,先住在塘桥,后租居在茅亭和接连桥,最后在“荷花池之阳”定居下来。康熙八年(1669)购置土地构筑了有南北之分的“竹禛”,现占地10亩的曝书亭只是南垞的一隅。曝书亭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江南独特园林艺术而被人称为“水乡明珠”,园内轩、舫、堂环荷池而筑,粉壁砖地,素洁幽雅。
【时代刻印】
关于曝书亭的由来,很多嘉兴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清康熙皇帝微服巡游江南,路过梅会里(今王店镇),看见荷花池畔草亭下有一老者袒胸露腹晒太阳,颇感诧异,于是上前询问缘故。老者回答:“腹中书多久闷,恐霉而曝。”康熙仰慕老者才华,回京后颁下圣旨赐予翰林院编修衔,此人便是朱彝尊。
无论这个民间传说是否属实,“一代文宗”饱读诗书、勤于钻研的人生历程却有迹可循。朱彝尊46岁时在北京潞河(通县)任幕府,通县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距离嘉兴1000多公里。漂泊在外的诗人感念家乡亲人,便作了100首描绘家乡风情的诗歌,题曰《鸳鸯湖棹歌》,而鸳鸯湖就是嘉兴南湖。100首棹歌提到了近200个嘉兴名胜,展现了清新自然的民歌风格,散发着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
往事如烟,朱彝尊和他的八万卷藏书早已湮没于历史,然而他的诗词集注、史学理论、书法论述、金石碑帖等文化成就却和曝书亭一样完好地保留下来,供后人研究。在朱彝尊的影响下,王店镇上“前门开店,后门读书”蔚然成风,由此形成的“梅里诗派”名噪一方。
“我认为,曝书亭折射的人文精神,正是中国历代文人‘晴耕雨读’‘诗礼传家’精神的写照,对当地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崔泉森说,“宋元明清时,读书风气浓,人们崇尚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当下,就是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精神传承】
生活在千年古镇梅里的人们,自古以来就以傲霜斗雪的“梅花”精神激励自己,崇文重教的良好家规家风,承载着“勤善和美”的文化基因。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进入新时代,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王店人投身创业创新的时代热潮,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流经2000年的长水塘,超过1000年的建镇史,300年前诞生了“一代文宗”朱彝尊,100年前兴建了沪杭铁路,50年前名扬四海的“海鸥”电扇“飞”入寻常百姓家,20年前崛起了王店小家电……这些都是王店镇拥有的宝贵财富,也是激励新一代王店人不断前行的动力,一个面向世界的江南古镇,一个彰显产业的特色小镇,一个生态宜居的现代新镇正在书写新的梦想与辉煌。
秀洲区副区长、王店镇党委书记李芝伟表示,曝书亭已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亭子,它早已成为一种象征,棹歌传唱300年,生生不息地影响着后来者。当下,王店镇深入挖掘朱彝尊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相契合,以朱彝尊“家中无以举炊,却依然书声朗朗”的意气奋力发展民生事业,以其“夺侬七品官,写我万卷书”的豪气全力发展社会经济,以“勤善和美”之风、“勇猛精进”之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大机遇,以“现代物流高地、特色工业名镇、梅里宜居新城”为目标,着力构建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双业互动发展平台,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智能装饰品牌中心、辐射全国的供应链管理智慧物流高地、最具江南底蕴的生态宜居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