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类的疑难杂症,医生操纵机器人伸出手臂进入患者体内,简单几个动作,完成肿瘤切除等高难度动作……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细节,而是发生在各地医院中的真实场景。
目前医疗机器人方面又取得哪些进展?在9月6日,苏州工业园区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上,智友天使学院院长、雅瑞资本科技顾问王田苗发表了以《医疗机器人进展》为主题的演讲。
作为机器人行业的一名老兵,王田苗在演讲中称:“20多年里十分荣幸认识了很多医疗的专家,把我从一个完全工科背景的学者引入到医工交叉领域。”
王田苗把20年来做出的一些突出研究成果归纳为“二个机器人”:一个是天智航骨科机器人,它的精确度达到0.8毫米,减少术中辐射70%以上,提高手术效率20%以上,减少失血量和术中组织创伤。目前30多家医院已使用,累计手术超过4700例。
另外一个就是Remebot神经外科机器人,它是第一个在国内成功应用于临床,第一个在国内实现远程手术,第一个在国内进入医保的机器人手术项目,目前已经在10家医院应用,完成上万例临床。另外还在人工智能医疗管家,包括睡眠、糖尿病以及传感器床垫等方面开展应用。
“医疗机器人是一个学术方向还是一个社会的刚性需求方向?目前还存在争论。” 王田苗称,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信息资源来看,这是一个刚性的需求,而且是颠覆性、革命性的一项技术。
医疗机器人有微创、精准、虚拟、效率、个性化、低辐射等优点,而且临床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1年医用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可达200亿美元。王田苗认为,医疗机器人应该以临床医学为牵引,攻克技术融合为推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为支撑,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医疗机器人是辅助工具,还是替代医生的自动化工具?”这是另一个争论的问题。 “我们和医生交流,通过法律以及机器人目前的智能水平,得到的结论是至少现在大家普遍使用的医疗机器人只是一个智能的辅助工具。” 王田苗解释说。
问题在争论,但医疗机器人正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是不争的事实。2018年到2019年医疗机器人领域也发生了很多大事。强生34亿美元收购Auris Health进入到医疗机器人、美敦力16.4亿美元收购Mazor Robotics推出辅助脊柱手术解决方案Mazor X Stealth Edition 等。
从现在看中国医疗器械各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其中医疗机器人的规模大概50亿左右,包括中国本土公司及全球的龙头企业。为什么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医疗机器人有强有力的需求和推动力?
“我国医疗和器械消费比是1:0.19,远低于全球平均的1:0.7,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1:1.02。对比发达国家,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仍有5-8倍左右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有望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王田苗分析道。
应用于不同科室的手术机器人、各类AI医疗系统,以及直接面向患者的康复陪伴机器人,近年来在我国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如何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完善保护措施及应急措施,在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背景下得到长足的发展,都是我国医疗机器人发展面临的挑战。
王田苗在演讲中提出了自己的几个观点:一个观点是医疗机器人代表一个智能的时代,是刚性需求驱动的,在现阶段是以专业化应用在临床。第二,医疗机器人是一个辅助系统,它目前仅可以作为医生的智能工具,而率先和临床结合起来。推动医疗机器人的发展,目前除了基因,抗衰老领域以外,基本是工科先行,在整个医疗器械发展200多年的历史来看,都是工科突破,然后临床应用,我们知道CT、AI,都是其它的技术和临床结合而形成的,我相信医疗机器人将迎来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历史性机会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