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嘉兴 > 文字新闻
高质量创新发展崛起“科创灯塔”
发布时间:2019-09-16  来源:嘉兴市人民政府  发布开发区:嘉兴港区

  “从个把人到百把人,现在我们有队伍、有平台、有方向,未来会有更好的切入点。”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长三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陈清华话中满是笃定。

  20世纪90年代,陈清华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思科等世界500强企业长期从事研发工作,2010年回国。在短暂担任北大教授之后,他加入了清华长三院,负责组建信息技术研究所,继续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梦想。

  多年来,他的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专项课题,在云计算及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工业控制、信息安全技术、高速微纳电子技术等领域建树颇丰。响应国家战略、紧盯国际信息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运用研发为突破口,陈清华和团队正向着“建成国际一流的信息技术科学研究基地”的目标逐梦奔跑。

  【画里景】红色热土崛起科技创新“双子塔”

  在广益路与亚太路交叉口,矗立着两栋高楼和一组裙楼。大楼的玻璃幕墙上,由下而上、由密而疏地装点着中国红幕墙,让大楼显得既庄重且生机勃勃。阳光洒在楼面,折射出七彩之光,而这里也升腾着未来科技的产业之光。

  时光回溯至2005年4月10日,经过近两年筹备建设,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与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一同为清华长三院总部大楼揭牌。作为省校合作桥梁、人才培养摇篮、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清华长三院释放出了科技引擎的巨大推力,并探索实践了“七位一体—北斗七星”发展模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研发机构慕名而来,探索这座科技“双子塔”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的奥秘。

  【话变化】“北斗七星”照亮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

  凭借文化璀璨、风华绝代的人文优势,嘉兴曾构筑了无数人心中的“江南梦”。进入新世纪,嘉兴却深深地感觉到了人才匮乏。早些年的统计发现,这里俨然成为人才净流出地区,人才储备不足意味着城市的未来在流失。

  恰在此时,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亲自谋划、直接推动、大力支持下,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空降嘉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股人才“逆流”开始涌动。

  清华长三院党委副书记吴云达说,建院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建平台,筑巢引凤,相继成立了集成光学研究所、生物医药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等研发平台。有了这些平台,一大批人才在这里集聚,既有清华大学教授和专家团队,也有“海归”和省内乃至长三角的高校毕业生。

  如今,研究员已经建成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0余个关键领域的科研平台以及6家创客空间、1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仅总部院区内就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近1000人,顶尖学术带头人和创业企业家100人,包括兼职“两院”院士、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专家、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外籍专家。清华长三院集聚人才的“硬核优势”日益彰显,促进嘉兴日益成为科技创新高地。

  作为一家应用型导向的研究院,清华长三院不仅是众多新技术的“首创地”,还是这些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的“首发地”。丁基橡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型化工基材,其生产技术曾长期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垄断。清华大学科研团队率先突破了这一技术。通过清华长三院,这一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落在了嘉兴。而今,嘉兴港区已经培育形成了丁基橡胶产业基地,形成了有影响力的产业规模和产业优势,打破了国内丁基橡胶长期依靠进口的限制。

  立足清华长三院自身研发平台,建院以来,研究院已累计主持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70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市各类科技奖励100余项。一些项目瞄准国际尖端技术,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研究院大力推动科研成果就地产业化,累计孵化企业700余家,注册资本超100亿元,年贡献税收超10亿元。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在嘉兴从无到有、由弱而强,形成了对地区创新能力提升、转型发展的强有力牵引。

  一个研究院,激发一座城。吴云达说:“回过头来看,正是因为有了研究院,才开始规划嘉兴科技城。研究院在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和产业配套上发挥了很好的龙头作用,在南湖区申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及至后来,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也落户嘉兴,更进一步奠定了嘉兴作为全省科技创新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市委书记张兵这样评价道:“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是嘉兴的一张金名片。”

  清华长三院另一重要贡献是探索和总结了“政、产、学、研、金、介、用”的“七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规划了实践路径,打通了从实验室到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目前,这一成功发展模式正在从嘉兴走向全国。

  在清华长三院建院10周年之际,一直关心、牵挂研究院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10年来的探索实践说明,省校合作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希望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不断巩固省校合作成果,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把长三角研究院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回望来路,清华长三院建院与浙江实施“八八战略”几乎同步。面向未来,清华长三院如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吴云达说,目标就是总书记批示中要求的,“要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

  向着这个目标,一方面,研究院按照国家战略要求,盯住重点领域,着力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瞄准高端装备制造、柔性电子以及AR/VR技术、军民融合等领域,集中精兵强将,进行联合攻关,黏合资本、技术、人才、交易等创新创业要素,建设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另一方面,研究院将探索推进科研体制改革,通过“虚所实中心”改革,允许科研人员持股或技术入股,实施薪酬体系改革,进一步探索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画外音】当好长三角“智库”

  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嘉兴播下了一颗种子。15年来,带着使命,清华长三院这颗种子破土而出,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由强而精,探索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成功模式,在构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过程中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支撑。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清华长三院将作为长三角“智库”在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中显担当,有作为,让科技强国之梦与高质量征途在这块发展热土谱写新篇章。

上一条:我市农水专项考评全省领先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