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云南为代表的中国西部地区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有着67年历史的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称“昆医大附二院”),听该院的骨干医生讲述他们的行医故事和他们眼中的70年巨变。
昆医大附二院建于1952年10月,原名为“昆明市工人医院”,是中国卫生部首批审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SOS)网络医院和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和中国西部地区大部分医院一样,上世纪50年代,昆医大附二院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等众多学科还处于一片空白。但经过近70年的发展,该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拥有6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重症医学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昆医大附二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万林骏就见证医院ICU从无到有的历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院里的前辈在法国学习时第一次看到ICU,深感震撼,回来就决定建立我们自己的ICU。”万林骏回忆,1986年,医院初设ICU时,设备有限,也不够专业,大家就寸步不离守在病人身边。1990年医院有了真正意义上的ICU,做第一例肝移植手术时,病人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ICU的医护人员足足守护了22天。
“为了跟上现代医学的脚步,大家都是一点一点学起。将世界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用到危重病人的救治之中,这是一种没有创新的创新,但却打下坚实的临床基础,挽救无数垂危病人。”万林骏说。
昆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海峰讲述了昆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从弱到强的变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该院取一颗上尿路结石需在腰部切一道30厘米的口子;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已经只需打个小洞;如今,医院95%的泌尿外科手术均能微创治疗,已不需要开刀;1990年,医院泌尿外科还率先在中国推出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手术,有效提升了中国膀胱肿瘤外科诊疗水平。
“医院泌尿外科的发展,是中国西部地区医学发展的缩影。这些进步,也给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王海峰说。
云岭名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昆医大附二院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解京明,则是西部医院成功走向国际的代表。其于2004年完成西南地区首例重度脊柱畸形“经后路全脊椎切除并矫正”手术,并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重度脊柱侧弯矫正手术指南《重度脊柱侧弯手术专家共识》,蜚声国际。
“脊柱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和复杂的神经,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因此,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医学界划为‘生命禁区’,在中国更是一片空白。”解京明回忆,最开始在没有文献、没有手术先例的情况下,大家通过解剖尸体摸清脊柱构造。后来,又经过反复讨论和设计,他们完成首例重度脊柱畸形“经后路全脊椎切除并矫正”手术。
15年来,解京明的医疗团队已拯救了200多名患者的“侧弯”人生,并在临床的基础上首创了全面的重度脊柱畸形外科诊疗体系。如今,这个体系已成为指导全球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的行业指南。
“作为一个后来者,我们能够在重度脊柱畸形外科领域取得如此成就,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解京明说,短短数十年,以云南为代表的中国西部地区医学取得飞速发展,这值得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