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载披荆斩棘、70载砥砺前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滁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战略定力,强化担当作为,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气力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骄人成绩,全市上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悠悠清流河述说着历史的兴衰,千年琅琊山记录着岁月的更迭。
1992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和滁州市(县级),设立省辖滁州市。“滁州市”以一个全新的角色,出现在中国行政版图上。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滁州人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谱写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精彩故事。
依托“大包干”打下的农业基础、“大扬子”蓄积的工业实力、“大滁城”形成的城市版图,420万滁州人凭借敢为人先的勇气、创新破难的担当和永不守旧的精神,积累下良好发展基础,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里谱写了一曲壮丽凯歌。
“农”墨重彩描绘希望田野
作为一个农业大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大农民始终坚守初心、深耕本土、不断探索。全市农业农村在思变中突破、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提质、在稳定中增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农业生产落后。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同时也为了解放生产力,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78年,小岗村“大包干”的一声惊雷,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改革。自此,我市粮食产量实现了由低产向高产稳产的跨越;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由过去靠天吃饭向“旱能浇、涝能排、林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粮田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过去人力加传统农具的传统耕作模式向机械化、集约化的转变;农业产业化实现了由过去的家庭作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转变。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滁州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主题,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务实创新、聚力奋进,农业农村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稳压器”。
粮食生产连续跨上新台阶。我市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利用国家惠农政策,深入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施百亿粮仓规划、小麦高产攻关、大力开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积极实施玉米振兴计划,粮食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到2017年实现“十四连丰”,粮食总产由数据记载的1978年的23.2亿斤,连续跨越六大台阶,2018年达到91.98亿斤,增长近2.74倍。粮食生产总量一直稳居全省前三位,商品率全省第一。
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机作业领域向全程、全面发展提速,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截至2017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9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8%,高出全省6.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多次成功承办原农业部和省市农机推广活动,成功创建4个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2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
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通过“招强企、培龙头、建园区、创品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已经涌现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58家、市级245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615亿元。“三品一标”总数达644个,位居全省第一;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7个、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79个,“滁菊”被授予“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全市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28.3亿元,小岗村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电商服务实现行政村电商全覆盖,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达21.1亿元。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1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全椒县大墅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批国家级示范园。家庭农场从无到有,总量达到6525家,位居全省第三。
工业产业挺起发展脊梁
产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滁州强。1979年以前的滁州,是个典型的农业地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90年代开始,在产权制度改革的浪潮中,我市工业砥砺前行,国有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量资产有效盘活,新的经济增长点迸发出勃勃生机,为工业加速腾飞激发了新活力。1991年,扬子冰箱厂、电扇厂、二纺机、全柴等构筑起皖东工业大厦的主要支柱,滁州工业总产值达73亿元,在全省16个地市中仅次于省会合肥。滁州进入了工业发展的“合老大、滁老二”时期。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滁州工业实现了从小步慢走到加速上行的华丽转折。2011年4月10日,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同年获省政府首批“安徽省创新型园区”称号。同年12月27日,由滁州市政府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合作开发的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在合肥正式签约,标志着我市承接转移实现重大突破。当年,我市多项指标争先进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首超千亿,站稳全省第一方阵;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
“十二五”末,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13.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倍,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391家,居全省第4位;其中,安徽康佳成为全市首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华塑一期、猎豹汽车等一批大项目投产达产,博西华家电产业园、立讯精密等一批好项目开工建设;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基地成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吹响了新一轮抢占产业集聚制高点的冲锋号角。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创新浪潮”,全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成为市委、市政府发展工业的方向。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市工业必将在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征程上再创新辉煌。
如今,滁州工业上形成了汽车和装备制造、智能家电和信息产业、硅基材料、新型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六大支柱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制造业向中高端稳步迈进,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创新创业取得积极成效。
2018年,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比上年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中,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39.9%,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33.0%,汽车制造业增长21.6%,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0.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4.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2.9%,金属制品业增长12%,烟草制品业增长10.4%,纺织业增长9.4%,酒、饮料和精致茶制造业增长8.9%。
“颜值”巨变崛起现代新城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作为“大包干”的发源地,与滁州声名远播不相匹配的是滁州的城市建设。据了解,改革开放之初,滁州主城区面积仅4.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万。在滁州“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中,说起滁州就是老城区,大街小巷还是青石路面,狭窄的主干道边种植着法国梧桐。而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滁州城市面貌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2年11月15日,撤销滁县设立县级滁州市后,滁州城市建设开始加速。1992年,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滁州主城区已发展到14平方公里、12.4万人。这一年,滁州迎来城市发展新阶段,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和滁州市(县级),设立省辖滁州市。撤地建市后,滁州主城区建设步伐加快,旧城改造,新城开拓,城市向南推进,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向东扩展建立工业园。到2007年,滁州城区面积45.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40万人。滁州东临南京,西接合肥,距两省省会如此之近,从全国范围来看,区位优势都非常明显。
随着时代的发展,周边的合肥、南京等地纷纷加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已成为影响滁州综合竞争力、招商引资和工业化进程的短板。
2008年4月,古老的滁城从一片春色中醒来,犹如一只等待破茧而出的幼蝶,静候展翅高飞那一刻的到来。富有开拓精神的滁州人紧紧围绕“大滁城”建设目标,以非凡的勇气和魄力,开始了以改变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位、创造优美人居环境为核心的“大滁城”建设,掀起了滁州有史以来城市建设的高潮。
对内,滁州以主城区为中心,全椒、来安两个县城和南谯新区、汊河新城为副中心,琅琊山风景区为依托,实施组团式发展。对外,加速推进与南京同城化、合肥一体化发展进程,着力优化布局、拉开框架、完善功能。
1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建设者的日夜拼搏、埋头苦干下,主城区发生了巨变。人们最突出的感觉是,滁城变大了,建成区面积已由2008年初的40平方公里扩展到近90平方公里,人口由不足40万人增长到70多万人,城镇化率跃居52%,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滁城变宽了,新建主干道路大部分达到六车道以上,并且以沥青路面为主,路网框架拓展到120多平方公里;滁城变高了,滁城已建成、在建和规划的11—32层以上高层建筑达1300多栋;滁城变美了,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城区得到净化和美化,山环水绕的滁州变得更加秀美。
随着城市框架的拓展,城市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除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之外,各项服务功能正在得到完善。“大滁城”建设以来,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五星级酒店投入使用;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苏滁现代产业园首期12平方公里开工建设。滁州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提升了城市颜值,也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滁州招商引资高歌猛进,商贾云集,惠科电子、猎豹汽车、盼盼集团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纷至沓来,“苏商最佳投资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深港企业投资潜力城市”成为滁城新名片。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新滁州正逐渐崛起在长江北岸、淮河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