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星秀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作录又忙起来了。前段时间天气热,是食用菌市场的淡季,很多品种的菌菇不适宜在高温下种植,只有少量的菌菇“住进”了控温房,王作录也便闲了下来。眼下天气转凉,基地要为接下来的生产作准备,王作录心里也有了一番谋划,“我打算以卖活体菌包为主,这样的菌菇不仅新鲜,观赏性也强,价格也能卖得更高。”
王作录的合作社就在山阳镇长兴村,被称为“百菇园”,基地总面积35.5亩,包含20间标准控温房。基地的食用菌多数是市面上很少见的珍稀品种,周年生产黄金菇、虎奶菇、蟹味红平、秀珍菇、姬菇、灵芝、黑皮鸡枞等,是上海地区珍稀食用菌栽培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食药用菌合作社,同时也是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新品种示范基地,在专家的指导下,基地已完成多个新品种的中试、示范及精准化栽培的展示示范工作。
今年54岁的王作录,出生于福建三明市,年少起他就对菌类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菌菇本身就是我家乡的特色农产品,那时候看到家里有菌菇种植的书籍我就自学起来。”1991年,王作录在老家开始种植菌菇;1999年,他来到上海为食用菌企业做技术工作;2003年,他在松江承包种植食用菌;2013年,他将合作社落户到长兴村。一路以来,王作录刻苦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参加了食用菌星火计划,加入了中国食用菌协会,取得了食用菌高级技师证书。
要想成功,就要走出一条不寻常的路。王作录将目光瞄准了珍稀品种,“种植普通品种的食用菌没有竞争优势,珍稀品种虽然销量小,但是利润高,而且价格还稳定。”目前,基地的食用菌主要销往西郊和江桥两个一级批发市场,海底捞、盒马生鲜等一些餐饮企业、大型超市也有基地的产品。在上海市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基地还试验种植桑黄,这是一种名贵的药用菌,价格也非比寻常,在一两千元一斤。
现在,王作录的菌菇已成为长兴村的一块“招牌”,他请了20多个员工,为村里解决了一部分劳动力。后续他还想对大棚进行改进,生产一些新的品种。“基地的环境、管理和销售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希望今后基地能更上一层楼。”王作录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