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锦溪,岸绿水清,碧水潺湲,它缓缓流过功臣山,注入青山湖。
锦溪之畔,临安博物馆宛如一条长龙,盘卧在功臣山下,与山顶的功臣塔和山对面太庙山下的钱王陵呈鼎立之势。博物馆的建设,使临安人引以为傲的钱王文化,有了新的地标,也使浙地灿烂的吴越文化有了依托和归附。
当年,吴越国王钱镠就是从锦溪之畔走出大山,经苕溪、西溪,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最终缔造了“一剑霜寒十四州”的宏图伟业。功成名就之时,他曾取道功臣山,吟唱着“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的《还乡歌》,衣锦荣归。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临安曾经被一个家族“占据”,他就是始于钱镠的“钱氏”。也正因为钱氏的光照千年,临安的文化记忆变得耀眼。所以,当临安博物馆落成的时候,前来凭吊、寻根、“追星”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烽火连天的战乱中,守住东南的一方田园,使之成为“鱼米之乡”,成为“人间天堂”。
临安博物馆馆长鲍伟华介绍,博物馆开馆短短半年多,就已接待参观者40余万人次,最高峰的一天,接待了4200多人。临安博物馆已然成为临安旅游新网红。
“我们是专门来寻根的。”在一个周末的上午,来自无锡的钱氏后裔钱黎阳坐着大巴来参观临安博物馆。“这一次,共来了40多位钱氏宗亲和无锡市钱镠研究会的部分会员。博物馆建得非常好,尤其是水丘氏墓里出土的三件国宝,令人印象深刻。”
1980年8月,临安西墅街明堂山一座大型墓葬的发掘,轰动了全国,墓葬主人便是钱王母亲水丘氏。墓葬里出土的越窑青釉褐彩云纹熏炉、越窑青釉褐彩云纹油灯、越窑青釉褐彩云纹盖罂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而目前在整个浙江,国宝级文物只有18件,临安占了1/6。墓葬里还出土了数百件金银器和王室玉器。墓葬保存之完好,出土文物数量之众多,实不多见。
由于种种原因,建设临安博物馆的计划迟迟未能付诸实施,三件国宝级文物一直被保存在仓库里。2015年年底,由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美院建筑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王澍领衔设计的临安博物馆终于开工建设。该馆采用宋代画家李唐的半边山水结构,融合了临安本地乡土砖瓦、夯土特色构建,表达了“钱氏一族在战乱中守住东南一方田园”的意境。经过三年多的精心打造,2019年1月28日,博物馆终于落成开放。
临安博物馆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主体展陈面积3550平方米,设基本陈列厅、精品厅和临时展厅,目前馆藏文物5000件(套)。
“临安作为吴越国王钱镠的出生地和归息地,这一时期的文物尤为丰富,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特别是秘色瓷、白瓷和玉器,更是弥足珍贵。”鲍伟华说,“临安博物馆是吴越国文化的基因库,是展示五代吴越国时期文化与文物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的窗口。它不仅是一个县区级博物馆,更是一个国史博物馆。”
眼下,临安正以博物馆为主体,沿功臣山和太庙山打造吴越国文化考古遗址公园。如果说功臣山南麓的婆留井,见证着一代国王的传奇降世,山顶的功臣塔见证着钱镠的功成名就,那么,临安博物馆则定格和再现了钱镠的传奇一生。至于他的后传、后后传所演绎的精彩故事,则交由吴越国文化考古遗址公园乃至下一个吴越文化新地标去接力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