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走进位于开发区的江苏中广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自今年8月2日,该企业总投资3亿元的轨道交通高性能金属材料项目投产以来,单月产量达2.5万吨,产值超12亿元。预计至今年年末,企业全年应税销售额将突破120亿元。
大体量的背后,是企业年轻的“身板”。中广润新材料成立于2011年10月,是一家专业从事铜导体线材研发、制造及销售服务的企业,虽然成立时间不到8年,却已快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入围“2019江苏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今年1至7月,中广润新材料实现应税销售额超69.3亿元,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列第6位。“新秀”何以如此高效发展?“心无旁骛坚守主业,全力把铜导体线材做到极致。”企业常务副总经理汪圣丰深有感触地说,中广润新材料能够快速在市场站稳脚跟,就是靠产品“说话”,坚持提升产品性能、深入挖掘其功能运用,在不断突破中保持强劲的生命力。
不断提升铜导体线材的稳定性,是该行业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实力比拼。在汪圣丰看来,铜导体线材应用于千家万户、各行各业,企业做的是良心,提升产品稳定性,就是提升大众的安全。可提升稳定性,就像是考生在99分阶段对100分的追求,大家都能看到这1分的差距,难的是实现突破。他举例说,为了保持稳定性,其中一环就是铜浇铸成形时要求温度保持在1115摄氏度,正负差异在3摄氏度以内。除了温度,颗粒状铜粉在铜线表面会形成一个“铜刺”,影响着数据线的传输、电磁线绝缘层的击穿,从而造成电器性能的不稳定、不安全。降低铜粉剥离量,至关重要。上月投产的轨道交通高性能金属材料项目,便是中广润新材料求“稳”的自发行为。事实上,企业早在成立之初,就从美国南线公司、德国尼霍夫公司等引进了先进生产设备、生产线,通过自身研发团队对生产工艺的不断革新,一度让铜线的铜粉剥离量控制在5毫克以下,领先于国内同类型企业的8毫克。但在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中,汪圣丰等企业管理人员发现客户对于更高性能产品的需求很旺盛。为此,中广润新材料一面继续不断研究尝试改良工艺,一面通过大手笔投入实现生产线的“更新”,最终将铜线的铜粉剥离量控制在2.5毫克左右,技术水平走在了全球最前沿。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品质是企业的灵魂。中广润新材料有一句口号:“以质量立天下,以服务行未来”。企业这么说,也这么做着。中广润新材料有一项机制,即每个月都会与客户围绕产品质量进行交流,包含数据化分析、产品性能跟踪等多项内容,以客户反馈为“镜子”,不断补齐不足,提升技术。市场反馈机制反复证明,近年来,高品质铜导体线材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在稳定中低端市场需求后,中广润新材料积极参与如海底电缆、110千伏至500千伏超高压线缆等中高端市场的竞争,让“铜路”更宽。海底电缆因对抗拉强度、导电性等指标要求高,生产难度很大,特别是超高压电力跨海输送电缆,我国曾一度依赖进口。今年1月,浙江省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电网项目——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投运,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国际首根500千伏光电复合交流海底电缆,就被应用于该工程,而中广润新材料是其海底电缆唯一指定的铜材料供应商。
眼下,中广润新材料正为做出5N、6N级的导体做着各项科研攻破。“老实说,依据现有条件,哪怕实验室里做出成功产品,目前也无法进行量产。”汪圣丰说,但即便如此,也并不会动摇企业研发的决心。当前,市场需求推动铜导体线材性能往极端上走,始终需要企业在现有产品性能的基础上不断给自己加压,先人一步,才能牢牢掌握行业话语权。未来,中广润新材料计划朝着生产极细的电子线、高端的电磁线、高性能的轨道交通线的方向稳步前进,通过降本与提效,协助客户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让企业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