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厂房需要升级扩容,镇里帮助拿到土地;企业环评遇到问题,镇里现场协调解决……落户在洞泾镇的企业,不仅享受到了政策优惠,更收获了“保姆式”贴心服务。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洞泾镇紧紧铆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产业定位,擦亮“科创小镇”名片,释放磁吸效应,形成了“头雁”展翅“群雁”齐随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今年1-7月,洞泾镇实现财政总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14.78%;地方财政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26.5%。
招商引商
释放产业集聚效应
一提起洞泾镇,许多人会立即联想到“科创小镇”。自2016年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以来,洞泾镇已集聚了人工智能相关企业45家,其中,核心区块引进了科大智能、保隆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这些重大项目的落地不仅吹响了“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的号角,而且提升了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集聚度、辨识度和影响力。
“我们在北京和深圳都有招商联络点,在北京联络点,7个项目有意愿落户洞泾。每年镇里都有计划地到北京、深圳、杭州、苏州等地考察项目、学习取经。今年以来,共有250多个项目来镇里接洽,其中重点项目68个。产业释放的集聚效应已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回流。”洞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翁雷均表示。
招商引资一定要“走出去,引进来”,这是镇里给招商人员定下的招商法则,在翁雷均看来,只有不辞辛劳做细做实考察调研,才能更有效率地推动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落地扎根。两年来,洞泾镇参加了一系列创新创业大赛、学术研讨等,今年以来参加了第七届上交会及第二届人工智能中国国际服务机器人创新发展大会,并承办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立大会。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一系列活动擦亮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名片。
项目落地
合力跑出“洞泾速度”
洞泾镇坚持把项目落地作为产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牢牢铆住龙头企业,紧紧盯住重点企业,密切关注科技企业,抓项目落地促进经济发展。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抓项目落地,像科大智能,2016年洽谈项目,2017年动工建设,去年部分竣工投产,当年企业贡献的地方财政收入约1.4亿元。还有齐网开源大数据公司,同样也是2016年洽谈,去年产出达到近4000万元。”翁雷均表示,科大智能这只“头雁”的顺利入驻和发展,对科创类企业“群雁”向洞泾镇汇聚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项目快速高效落地的背后,离不开招商人员、“店小二”等的努力,上海齐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部总监王羽对于“洞泾速度”竖起了大拇指:我们在完成验收“后的3个工作日内就拿到了竣工验收备案证书,两个工作日内就拿到了房产证。整个项目落地过程中,不管是遇到政策还是实施上的困难,镇里的‘店小二’一直在积极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让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落地投产。”
不断落地的项目为洞泾镇地方财力增长提供了坚强的保障,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林裕东告诉记者,作为经济口工作人员,“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是他们不变的宗旨,“每天与企业打交道,真诚地与企业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既是我们的工作,又是让我们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服务升级
企业发展后顾无忧
这几天,上海珊泽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江丽珍可谓春风满面。原来,他们的新厂房选址已经基本确定,届时,企业的生产也将驶入快车道。
上海珊泽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2016年底搬迁至洞泾镇。“当时我们在选址时,就听说洞泾镇是G60科创走廊规划布局中的重要板块,对于我们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毫不犹豫地搬了过来。”江丽珍说。令江丽珍感到意外的是,搬迁过来后,洞泾镇提供了从厂房选址到各项手续办理的全程跟踪服务。“政府很多事都想到了前面、做到了前面,实实在在为我们解了后顾之忧,让我们能更加专注于生产研发。”
江丽珍的感受也是镇里不少企业的共同心声。为了更好地吸引企业、服务企业,今年1月,洞泾镇出台了《G60科创走廊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核心区块提升“店小二”服务办法(试行)》,不仅开通了“店小二”企业综合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还在先进制造企业引进、企业总部认定、挂牌上市、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方面,制定了相关配套扶持政策。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小刘告诉记者,他的微信好友包括了上千家企业的联系人,为此,他在朋友圈推出了“小丫服务小喇叭”,只要浏览他的朋友圈,就能了解各类政策。
“有了好的政策,关键要看落实。今年我们已经为企业争取到了上级扶持资金近7000万元,帮助企业申报各类政策补贴50多项。对于落户在洞泾镇的企业,我们会认真倾听他们的需求,比如有些优质企业只能靠租赁厂房维持生产,为了让企业安心生产研发,我们制定了一个标准,只要符合要求,我们会尽全力为他们争取土地。”翁雷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