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委会蹲点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看见有村民来找党委书记周国刚,有时几个、有时一拨,大家在办公室里畅所欲言,把想解决的问题一股脑儿同周书记交代。周书记总是笑眯眯地听他们说,还帮他们倒水。这位脸色黝黑、平易近人的村书记,一开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
周书记一点也不像快60岁的人,他每天都很忙碌,不是在案前埋头研究,就是在村里走访民情。一到村里举办活动或者遇上难题,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他深扎农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
村里有两户邻居,一直和睦相处,直到开始集体造新房,一件小事成为双方争吵的导火索。原来,两家人房子靠得特别近,房子间隙形成了一条很窄的弄堂,在造房子的时候,西家人说东家人占了自己的地,东家人说自己住房三十多年一贯如此。就这样,双方都不肯退让,你来我往间造房子的事被搁置了。事情不解决,矛盾越来越激化,有一次双方约架,眼看一场群架在即,周书记连忙赶来劝开众人。在双方关系紧张的时候,周书记也十分焦急。他带着工作人员翻台账、查档案,还询问上任村书记和村里的村民,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东家人的确占了西家人土地十几公分,而且一占三十年。不过,村里没有土地买卖的权利,大家协商下来,东家人按市价付给西家人前三十年和后二十年的租金,这样矛盾总算解决了。周书记说,处理乡亲的事不能一刀切,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为他们着想,相互理解。只有这样,乡亲才会支持村里的工作,村里也能更好地满足乡亲们的诉求。
周书记经常和村班子成员说,“大家遇到村民来反应实际问题,不能凭经验想象,一定要去实地查看,这样解决问题更直接,也能更好地和村民沟通。我们是农村干部,要抓好定位,了解群众的需求,直面问题的核心,不要怕多走几步路多说几句话多花几分心思,一定要重视每一件事情。只有把每件事情都处理好,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周书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深入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面对群众来访来电,他认真地将问题记录下来,然后把责任分解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同时给予处理方法上的指导,帮助青年干部快速成长。
身为党员,周书记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但加强自身学习,也积极带领班子成员尤其是年轻党员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落实党的政策。
短短半个月时间,我在这位老党员身上感受到了党的优良作风——他对工作兢兢业业,他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还有他对自己身为党员的严格要求和自我鞭策。这些都激励着我,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永葆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