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果要问大家在哪花的时间最多,我估计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手机。在手机上看什么呢?最新统计显示,我国近8.3亿网民使用的449万款APP(移动应用程序)中,产品最多的是游戏类APP,使用最长是即时通信,然后依次是网络视频、音乐、短视频、音频、文学、新闻、直播、游戏……几乎全都是数字文化产品!
怎么会有这么多数字文化内容让人如此着迷?这正得益于这些年来创新发展推动的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互联网诞生初期,最先成熟的商业模式是网络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我国第一批互联网龙头企业,最早深受一些门户网站模式影响,喊出“渠道为王”,但很快就发现优质内容供给不上,开始转向“内容为王”,然后转向生态构建。我国数字文化领域的第一次创新就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业界普遍认为这一阶段是“跟跑”之后的商业模式创新,但忽视了背后影响更为深远的创意组织方式创新,依托于平台分工的创意生产方式崛起,UGC(用户生成内容)大量涌现,一个以用户和创意者的互动和互换为核心,以专业人士和内容生产商为节点的人人连接、相互赋能的创意者网络逐渐形成,创意领域涌入的数百万年轻人,催生了如网络文学等独有的数字文化内容形式,推动了创意数量大爆发。
数量爆发带动了大众创新创意热情,也引发了对数字文化质量的担忧。中共的十八大以来,在政策引导、行业自律、产业发展、大众觉醒等共同作用下,数字文化产业迎来了创意者经济的新一轮创新。一方面,以故宫、敦煌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机构逐步开放数字文化资源,数字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明精华为创意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和创意场景;另一方面,数字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为创意者带来了更细的产业分工,提供了更多的数字创意助手,数字技术真正融入到创意、生产、分发的全过程,帮助数字文化内容从数量爆发向质量提升转变。我国数字文化内容在全球初具竞争力,在不少领域实现了“并跑”甚至“领跑”。
随着5G商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成熟,未来,创意者经济的创新在哪里?我认为可能来自于产业互联网,来自于拥有全球最全产业体系带来的创新创意需求,来自于以文化创意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最有优势的电商大数据,已经在服装、生活用品等领域帮助提高了创意设计水平,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长的设备物联网数据,开始帮助提高机械工业设计水平进而极大地提升工业品质量。相比较于文化及相关产业,工业增加值市场无疑是更深的蓝海、更大的战场。
创新、创新、再创新!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正处于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进的黎明,只要施政有为、应对得当,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可能会进入新一轮爆发性增长,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产生更加积极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