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安居是城市吸引人才、集聚人才、成就人才的“第一步”。日前,苏州工业园区对青年人才“宠爱”升级,启动青年人才社区改造提升计划——在三年时间内,提档升级10个现有人才社区,覆盖约103万平方米、1.5万套间的人才公寓,同时打造6个新的国资人才公寓项目,从政策、服务、空间等方面多向发力,让人才社区成为青年们的“心之归处”。
政策上新,青年友好——
近期,园区“硬招频出”,打出“求职落脚、工作优租、安家置业”的安居“组合拳”,推动青年人才在园区“扎根”。据了解,园区共设有13个“苏青驿(站)”青年人才驿站项目,为来苏求职青年提供免费住宿,以及就业指导、政策宣讲、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务,打造求职路上的温馨港湾。毕业前一年到毕业后两年内,非苏州户籍且在苏州无购房记录的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来苏州求职面试即可享受“苏青驿”3天2晚免费住宿,如多次来苏求职,最长可享受14天。
入职以后,符合条件的大专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可申请租住人才优租房,租金仅为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金的三分之二,最低750元就能入住,还可使用住房公积金支付租金。更有最高1000元/月的“虚拟优租房”补贴,可有效破解部分区域实体优租房候租率较高问题。
不止于此,园区还拿出“真金白银”的诚意让青年人才住得安心、住得舒适。今年以来,已有200余位青年人才依托新发布的人才房票政策,在园区顺利安家。作为加强人才安居保障,推动青年人才集聚扎根的重要举措,该政策面向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人才开放,满足条件的人才可获得7万元、10万元、15万元、25万元的房票补贴。
创新创业,无缝衔接——
走出家门,马上就可以无缝链接到各种创新资源,对年轻的创新创业者来说,这一定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为了给予青年人才更好的创新主动性,园区在青年人才社区建设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在社区周边建设创业孵化空间,布局“共享办公区”,配备高速网络、动态工位等,鼓励社区人才微创业。同时,聘请创业导师,举办创业活动,并引入人才会客厅、领军研学社、金鸡湖路演等创业品牌,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活动,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
完善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一系列高效举措可以让创新创业走得更快更远。园区试点建立创业公寓,对经认定青年人才创业项目,提供免费工位支持,给予领军人才绿色评审通道;优秀创业项目及团队可享受人才房票、子女教育、延迟公租房居住期限等综合保障。园区还联动苏州纳米城、BioBAY、国际科技园等核心产业园,建立跨区服务协作机制,推动“融驿站”“融易办”“益企家”等服务下沉,将企业注册、政策申报、融资对接等高频服务延伸至青年人才社区,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在园区,我们希望青年人才社区不只是传统的单一居住空间,而是具有‘居住+办公+社交’的复合功能。所以,我们从服务、环境、商业等多角度出发,在青年人才社区打造多维度全覆盖的高品质生活圈,让青年人才可以随时切换生活、工作、创业等不同场景。”园区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丰富体验,应有尽有——
当你步入园区青年人才社区,这样的场景一定会让你怦然心动——在大厅、走廊、露台等公共空间,布局了共享书屋、共享厨房、屋顶花园等功能性空间,自助咖啡机、懒人沙发、健身器材等应有尽有;社区周边,符合青年人审美与兴趣的商业品类丰富,无论是网红咖啡厅、潮趣甜品店,还是桌游馆、剧本杀,从美食到娱乐,再到健身,青年人才的社交圈可以得到“一站式”的满足。
除了优越的社区环境,活力的氛围更是园区青年人才社区吸引人之处。为了打造青年交友型文化社区,园区在国资公寓中推广社群主理人机制,面向人才社区挖掘一批有创意、有才干、乐奉献的青年人才担任社群主理人,定期开展兴趣交流、主题培训、户外活动,不断繁荣青年人才社群文化,提升青年人才凝聚力。
今年30岁的王秀宇在园区某科技公司就职。2022年年底,经同事介绍,她顺利申请入住园区菁英公寓,并很快拥有了一个新身份——恒泰星寓琵琶社群主理人。“园区青年人才社区硬件环境好、软性活力强,而且社群氛围浓厚,可以很好地帮助年轻人结交朋友、培养爱好。目前,我的琵琶社群已有近40位成员,未来还计划进行公益表演。此外,我还参加了户外、插花等其他多个社群。”王秀宇说。
现如今,园区的一个个青年人才社区已然成为青年社群的孵化器、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围绕青年人才婚恋交友、就业创业、社群联络等,园区人才社区还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活动,持续营造青春氛围、激发青春活力,形成具有园区特色的青年人才社区IP,以更有活力、更可持续的青年人才文化品牌,持续凝聚青年人才,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爱上园区,留在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