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省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战略部署。2月14日上午,市委书记陈岸明到蓬江区、江海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专题调研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推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落地落实。他强调,要按照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前瞻布局、加快培育人形机器人产业,抓好科技创新源头,构建良好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集聚发展,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核心零部件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谐波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同川科技(江门)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攻克生产难题,成为国内谐波减速器行业的头部企业,产品性能接近国际领先水平。陈岸明走进企业生产线,详细了解谐波减速器生产工艺、技术特点、性能品质等情况,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扩大产能、做大做强,与江门高校、关联企业加强产业联动、创新协同。广东今科机床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端数控机床,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领域。陈岸明走进制造车间察看生产线,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探讨国内外高端数控机床用于人形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加工的发展情况,了解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建设进展。他强调,高端数控机床在人形机器人产业中发挥关键作用、市场前景广阔,希望企业专注人形机器人新赛道,与本土关联企业相互配套、联合攻关,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江门德森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工业智能装备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能够为企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一站式柔性智能整体方案。陈岸明来到产品展厅,听取企业发展历程、研发生产、市场拓展等情况介绍,鼓励企业当好系统集成和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江门乃至珠西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陈岸明来到位于江门市火炬高新技术创业园的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展厅,了解江门产研院科技成果在江门落地转化具体案例,听取江门产研院提供科技服务、推动产品创新、打造产业创新生态等情况介绍。他强调,江门产研院科研实力强劲,是江门培育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促进制造业数智化发展的有力支撑。希望产研院聚焦海洋牧场、船舶修造、水利工程等应用场景,牵头组建水下机器人研究院,积极参与人形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开辟江门产业新领域新赛道。
陈岸明强调,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是继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创新、万亿级产业赛道。粤港澳大湾区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也是全球机器人产量最大的地区。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机器人产业基础扎实、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丰富,现已培育引进一批关键零部件制造及系统集成企业,要着力把这些优势转化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动力。要认真落实《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要求,按照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工作部署,前瞻布局、培育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要强化企业之间、产业链之间、产业集群之间协同,引导企业深耕人形机器人细分领域,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关键零部件开展产业链招商,努力强链补链延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源头,提升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能级,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同组建人形机器人减速器、伺服电机、视觉系统等联合实验室,集聚优势创新资源,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推动成果及时转化为新产品、新产业。要精准提供融资支持,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培育集聚更多产业人才,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居家养老服务机器人。
市领导蔡德威、郑晓毅、周佩珊,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忠林,五邑大学副校长陈文华,五邑大学中德(江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崔岩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