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下午,六合区2025年度“产业强区 富民强村”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召开。会议动员全区上下聚焦“两个千亿”奋斗目标、“2442”整体布局,进一步增强想干事的决心、干好事的信心、干成事的恒心,以“开年即开工、开工就冲刺”的务实作风和拼抢精神,推动“产业强区 富民强村”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为“强富美高”新六合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区委书记周勇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董涵主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健,区政协主席孙宇瑾参加。
大会通报了2024年度综合考核结果、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以及作风建设“创新发展我求解”典型案例,并为相关代表颁奖授牌。区工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六合经济开发区、六合高新区和横梁街道等单位,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驰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南京浩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金牛湖街道八百桥社区等平台、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作交流发言。
大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政策措施》,部署2025年经济发展提速增效行动和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重点工作。
围绕“深入细致优服务、火力全开抓发展”,周勇从坚定发展信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原则、强化发展基础四个方面作讲话。他指出,过去一年,全区上下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凝心聚力、加压奋进,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增速,社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为新的一年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也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力量。这个信心既来自于发展格局的整体重塑,经济发展提速增效行动、招商体制机制改革、“3+1”功能板块建设等持续深入;也来自于发展优势的不断积累,产业科技创新港、“3+1”主导产业发展、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等成果逐步显现;还来自于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坚持“将心比心、说话算话”工作理念,市场经营主体满意度提升8个位次,市场主体和企业家、创新平台和科研人员、街镇园区和部门、村社区干部勠力同心、共同努力,全区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好。
周勇强调,要突出工作重点,按照“经济增速5.5%、争取更好结果”这一发展目标,做好2025年度“必答题”。一是“稳增长”的必答题,要大力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全面梳理、充分对接、积极争取,加快释放政策红利、形成更多经济增量;加紧扩大有效投资,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落户更多高能级项目;着力提振消费需求,立足六合实际,打造更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消费场景和产品。二是“促发展”的必答题,要加快破解经济体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发展动力不强等突出矛盾。把主导产业作为强区之策,存量项目说话算话、服务到位,新增项目加强联系、产投联动;把产创融合作为兴区之要,持之以恒推进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建设,以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黏吸嫁接关联企业的产业资源;把绿色发展作为兴区之特,在发掘绿色生态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好绿证绿电独特优势,加大绿色资源整合力度,招引更多市场主体。三是“保稳定”的必答题,要着眼于小、着眼于早全面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防范化解。聚焦社会稳定、金融、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点,牢固树立底线意识、红线意识,压实安全稳定主体责任,持续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周勇强调,要明确工作原则,把握好两个方面重点。一要做到科学统筹、精打细算。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之间、发展与稳定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以更高标准、更细考虑、更实推进工作;适应好形势变化,认真研究、紧扣实际,“好钢用在刀刃上”。二要做到创新实干、激励担当。聚焦招商引资、服务企业、服务人才、三产融合、资源盘活等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堵点难点,学习先进、加强探索、大胆尝试,把创新的想法落下来变为行动;同时,在严守纪律规矩“硬杠杠”基础上,把“三项机制”具体化规范化,推动形成“组织对干部负责、干部对工作负责”的良好局面。
周勇指出,要强化发展基础,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全区上下要始终坚持“将心比心、说话算话”服务理念,把市场主体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常态化走访联系、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各司其职、全力以赴、用心用情做好各类服务保障工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百姓民生作为、为安全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担当;要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十四五”收官工作,为加快实现“两个千亿”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奋勇争先。
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董涵强调,要坚持把工作谋到实处,始终做到“心中有数”。紧扣“产业强区 富民强村”主题主线,对标对表区委区政府部署安排,展开整体布局、系统谋划、重点突破。要坚持把任务抓到实处,始终做到“手中有招”。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突出“快”“新”“优”“稳”,聚力推动经济发展、产业创新、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行稳致远。要坚持把压力传到实处,始终做到“肩上有责”。各级各部门要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区委常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同志,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及其他现任副区级以上领导同志;区级机关各部门、部分双管单位、直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各街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区委巡察组专职组长;“两代表一委员”代表以及重点企业代表;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