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仍然存在,我市在转变观念上做了哪些努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勇直奔主题、首先发问。
“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市民更直观地了解职业教育能够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就业机会……”市教育局局长章世海从职业教育宣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等多方面应询作答。
这是2024年11月22日上午,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就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开展专题询问的一幕,也是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职业教育发展、监督推动产业工人梯队建设的缩影。
职业教育方兴未艾
职教兴,百业兴。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我市贯彻实施,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常委会运用“执法检查+审议+专题询问+督办”监督组合拳,以高效能监督推动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技能人才支撑。
“学校每年招生人数多少,报到率如何?”“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别占比多少?”“学生毕业后留芜率多少?” 2024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一路走一路问,实地检查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繁昌区恒杰科技学校、芜湖电缆工业学校、芜湖奇瑞高级技工学校等中高职院校,详细了解学校办学、专业对接产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贯通、职业技能培训等情况。
“在职业教育法修订后,学校专业服务产业情况如何?”面对执法检查组的问题,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介绍,学校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专业占比60%以上,并且立足芜湖当地,牵头成立了全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慧流通等3个产教融合共同体。
在芜湖奇瑞高级技工学校,检查组询问学生就业、留芜情况,学校负责人自豪地介绍,学校与奇瑞、宏景、大陆等企业签订校企联办协定,形成“专业有特长、升学有方向、实践有技能、就业有市场”的育人新局面,学校近三届毕业生人数为1901人,升学人数958人,直接就业943人,其中,留芜921人,留芜率近97.67%。
检查中,我市职业教育呈现院校百花齐放、成才途径多元多样的蓬勃发展之势。目前,全市共有高职院校7所、中职学校12所,3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与1845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07个,近两年建立100个校企合作订单班,聘任553名“产业教授”。
“职业教育与地方发展相辅相成,芜湖有很好的产业基础,职业院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产业需求,科学优化专业设置,形成人才链紧扣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推动形成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的格局。”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强调。
一问一答共谋良策
执法检查发现,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方兴未艾,但仍存在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吸引力不强、产教融合不深等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2024年11月21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分组审议。在此基础上,举行联组会议,并开展专题询问,从问切入,以答破题。
“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合而不深’‘校热企冷’等现象,怎么改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席文开门见山问道。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在产教融合的方向、深度及政策导向上,更加注重精准性、激励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健全完善金融、财税、土地、信用等组合型激励政策,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职业学校办学,让企业从参与者变成主办方。同时,完善产教融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市工信局局长周伟给出改进方案。
“在7月份开展的执法检查中,我们发现我市中职学校存在招生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下一步计划如何解决?”结合前期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席蔚菁直指问题。“社会观念因素、对就业质量担忧、升学渠道不够宽是出现中职招生难的主要原因。”市教育局局长章世海介绍,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着力提升中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支持中职学校创建省级A类学校,申报高职专业学院、中专分校等,并大力推动贯通培养,拟制定中高职院校贯通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探索职业教育长学制人才培养。
“我市在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吸引毕业生留芜就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职教法第10条规定,支持举办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我市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问”到症结,“答”在实处,11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没有客套寒暄,所提问题聚焦难点、直奔主题,有的打破砂锅问到底,揪住部门追问不放,问出了人大监督的“较真碰硬”。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府新闻办、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残联等9个部门负责人一一应询,客观查摆不足,分析问题原因,提出对策方案,答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质量齐抓共筑高地
一问一答,既问出思路与措施,也答出数据与成绩,展示我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取得的成果。
“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建设4所省级优秀中职学校,认定省级优质专业14个、5个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项目,培育建设高水平专业群6个,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芜职业院校共建设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75个项目,其中芜湖市产教联合体被教育部评为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
“2024年新设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康养休闲旅游服务等专业37个,停招老旧专业33个;现有4个国家级双高专业群、13个省级双高专业群。全市职业院校服务十大新兴产业的学科专业设置比例达到70%以上,以职业院校专业链建设支持区域产业链发展。”
……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紧紧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在建立保障机制、促进产教融合、提升育人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可圈可点。
从2023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专题听取关于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持续聚焦工作重点、强化监督质效,助推职业教育发展。如何立足新起点,聚力打造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和技能人才高地?这也是此次专题询问的重要考量。
“代表、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很犀利,说明大家对我市的职业教育非常关注、深入研究了,对我们下一步工作也提供了思路。”专题询问中,到会应询的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表示,我市将提高认识,聚焦重点任务,质量齐抓,加强校企合作,增强专业与产业的适配性,做好中高职贯通,把职业教育法在芜湖贯彻落实好。
专题询问始于“问”,而不止于“答”,更注重“果”。为做好询问“后半篇”文章,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认真梳理、汇总委员和代表提出的问题,结合委员、代表审议执法检查报告的情况,综合形成审议意见,提出发挥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强要素保障,打通职业教育升学堵点,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意见。近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同意将审议意见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努力把询问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效。
职教强技,赋能产业。如今的芜湖,源源不断的高技能人才正从各大职业院校走进我市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成为芜湖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雏形已然显现。日前,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4软科中国高职院校排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总排名跻身全国百强,分别占据安徽省前三。
市人大常委会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贯彻新修改的监督法为契机,持续推动职业教育法在芜湖全面贯彻落实,为省域副中心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赋能全市高质量发展和“六个之城”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