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水利部门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探索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打通港城高质量发展用水瓶颈。
2022年,我市赣榆区被纳入全省首批水资源刚性约束“四水四定”试点地区,市水利部门和赣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先后部署实施了赣榆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范河先行区域农田回归水治理试点、“智慧水务”平台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如今,这些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发挥重要效益。
尾水湿地让“废水”变“肥水”
走进位于赣榆区经济开发区的尾水净化湿地,眼前豁然开朗,一丛丛水生植物在不同处理单元内错落有致,随风摇曳。深入其中,仿佛踏入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湿地公园。
“这里不仅是一片人工湿地,更是我们‘废水’变‘肥水’的秘密武器。”赣榆区尾水湿地项目负责人皇甫超介绍,“我们巧妙地运用多种植物景观,构建了一个五级生态自然净化系统。每个单元都根据其独特的功能和需求,搭配了相应的植物。比如这个生态强化过滤单元,因为内部填充了介质填料,污水在填料下层流动,所以就在表层搭配了生长能力强、根系发达的芦苇、再力花、千屈菜等挺水植物。它们在净化水质的同时,还打造出别具一格的生态景观。”
在这里,每天有约2.1万立方米经过达标处理的尾水,通过压力管道从赣榆污水处理厂输送至此,占据了赣榆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水量的70%,另外的30%进行中水回用。经过生物净化、自然降解过的水,水质最终可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而后再排入朱稽河中,为日后的工业和农田用水提供保障。
据悉,湿地总投资近4000万元,占地约77亩。该项目每年可为区域增加近800万立方米优质水资源,同时减少约200吨氮磷等污染物入河,有效地提升了区域供水保障能力和水生态环境保障能力。
农田回归水得到循环利用
“以前,灌溉后从农田排出来的水往往会携带一些农药等污染物残留,直接进入外部水系,会影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连云港铭禹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韩红强站在新建的闸控设施旁介绍。如今,通过在支流与干流交汇处巧妙地设置闸控,回归水被有效储存在支渠中,待有需求时再重新取水灌溉,使回归水再度返回灌溉系统,实现循环利用。
因为现在处于非灌溉期,笔者在现场看到,经过生态净化的回归水清澈纯净,静静地躺在河道中等待再次“上岗”。据估算,该项目每年可节约农灌用水约600万立方米,同时还可减少约500吨氮磷等污染物入河,有效保护了水功能区的水质。
据了解,该项目围绕范河赣榆区沿线各镇,分镇建设,分别在宋庄镇、墩尚镇、青口镇、沙河镇、城头镇等5个镇的范河汇水区域内实施。
“这不仅是一项环保举措,更是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一次大胆探索。”赣榆区水利局党委委员单建清表示。项目的推广应用,将显著减少全区用水总量,改善万元GDP用水量等水效指标,释放出的用水指标,将为赣榆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支撑。
新质生产力
驱动智慧管水
在赣榆智慧水务调度大厅,一幅科技与水资源管理深度融合的画面跃然眼前。3名工作人员正端坐在电脑前,通过指尖轻敲鼠标和键盘,便可完成线上巡检与调度指令的处理。这得益于我市城发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打造的全市首家“智慧水务”平台,它以“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等前沿技术为引擎,打造水资源管理“最强大脑”。
“2023年9月,赣榆智慧水务系统正式投用,它采用可视化的方式将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有机整合,构建起一张‘城市水务物联网’,实现对制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等各个环节的全流程管理。”市青源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波介绍。不仅如此,项目还从信息化监控举措上解决了管网真实存在的跑、冒、滴、漏问题,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漏损控制管理体系,预期将漏损率降低至8%以内。
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时掌握全区供排水管网各个节点回传的大数据,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自来水在生产、配送、运营以及水压、水质方面的各种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科学性的动态管理,指导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提升城市水务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赣榆区“四水四定”试点工作指标体系中的总量控制指标、水域面积保护率等10项指标均已提前达标,灌溉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等上限指标也符合预期,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在赣榆区“开花结果”。“下一步,赣榆区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按照省市水利及相关部门要求,在明年试点收官之年,认真总结经验并有效推广,为全市乃至全省贡献赣榆力量。”赣榆区水利局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王从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