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小陆家嘴诞生了浦东的第一家专业电影院——东昌电影院。几代浦东人的美好电影记忆都从这里开启,也成就了它“浦东大光明”的美誉。
5年前,因为设施陈旧亟需迭代,东昌电影院恋恋不舍地与观众暂别。
明天,它将涅槃重生——由东昌电影院重装而成的东昌弈空间,将以一场“可善的陌生”公共艺术展览,正式宣布回归,并于周六面向公众开放。
从昔日单一的影院业态,到上海首家集艺术展示、科技教育、电子竞技赛场功能为一体的5G多元文化体验空间,“东昌”这一刻入浦东历史的文化符号,将继续陪伴浦东人的下一个60年。
从单一业态到多元体验
不加粉饰的外墙,贴着海报的售票处,手持电影票在检票口一记“咔擦”,通过一条暗黑的通道,就能走进电影放映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浦东人,对于东昌电影院的记忆,大多如此。
8月21日上午,有记者探营东昌弈空间,发现场馆从外至内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通体灰暗的瓷砖墙面变年轻了:多种色彩的碰撞洋溢着生机活力。包围建筑的是自然风的木纹墙面,包裹着黑色的金属镶边。1楼入口上部,还有一大片宝蓝色的区域,显得格外醒目。
东昌弈空间内部布展工程仍处于最后冲刺阶段,工人正紧张作业。室内空间已从单一的放映大厅,转而设置了几个分隔明显的功能区域。其中,1楼的售票处与检票口已不见了踪迹,变为一个接待大厅,以及一个挑高的展厅。
登上2楼,原东昌电影院的影厅从原来的上下两层、共999座的“千人大厅”,变身为有坡度的单层大厅,座位缩至264座。未来,这里既可放映艺术电影,也可上演沉浸式戏剧,还可开展年轻人喜爱的电竞比赛。一道道光柱在多功能厅内打亮,形成壮观的“神经网络”光影,变身令人期待“热血沸腾”的电竞赛事现场。
2楼区域新增了展厅,“可善的陌生”将作为开馆展,展出国内外37位(组)艺术家的43件(组)作品,涵盖架上绘画、装置、摄影、录像、表演等形式。整个展览基于一个虚构的场景:故事主角是“未来人”或是一个“全新物种”,展览呈现了其“私人藏品”。观众在展览中“探索”时,会感到时间和空间混沌难辨,感受到“可善的陌生”这一主题。“展览反映当代人的处境:一个重大变迁的时代,蕴藏着某些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情。”东昌弈空间业主方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薇表示,这一展览主题,正寓意了东昌电影院的涅槃重生。
此次展览的主办方之一,是设于东昌弈空间内部的UNart艺术中心。该机构由今日美术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上海香蕉计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中心等18家机构联合发起,致力于成为连接科技、艺术与教育的国际交流平台,也为昔日的东昌电影院注入“艺”与“弈”。
留住更多东昌记忆
上世纪90年代后半叶,随着八佰伴、陆家嘴等周边商圈的崛起,大型商场内普遍都设立了多厅的电影院。“独门独户”、设施老化的东昌电影院风光不再,2004年左右退出了院线放映。2014年,东昌电影院传出了即将改造的消息,一时间“浦东大光明”的命运,牵动了几代浦东人的心。当年11月,影院里举办了名为“未完待续”的艺术展,以一系列影像、装置、观念摄影、现场表演,邀请老观众与周边居民重回歇业多年的影院。
“斑驳的墙面、老式的陈设、大堂的宣传信息,犹如一个时空胶囊,锁住了无数的回忆。活动中,我感受到了浦东人的恋恋不舍。”林薇说,正是从这场展览开始,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接了东昌电影院的重装工作。
所谓重装,就是基本保留电影院原有的外部建筑造型,在结构上进行材料加固、增加承重能力等改造,以适应时代发展与新业态引入。而在每日施工时长、噪音控制等方面,也委托陆家嘴街道广泛征求意见,获得周边居民的支持和理解。东昌弈空间周边的架空线近期也将入地,营造干净整洁的外部环境。
东昌弈空间不仅有新业态,也隐藏了不少的历史基因。接待大厅长桌的木料部分,就是东昌电影院改造中拆解下的建筑构件。从8月1日开始,两名昔日的电影放映员:1980年到此工作的於文浩,1994年到此工作的陈向荣,在经历8年的歇业状态后,又兜兜转转回来上岗。两人都住在影院附近,两人的父亲也都是东昌电影院的员工,因此从童年开始,就与“东昌”结下了不解之缘。
於文浩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目前从事会务工作。“回来后,我发现场馆里面的内容大不一样了,电影放映的功能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我有点失落。”他感慨道,“后来一想,只要‘东昌’还在,那我就很欣慰,这里是我拼搏了一辈子的地方。”
陈向荣刚出生时,祖父给他起名为“陈东昌”,后来,负责影院海报绘制的父亲为他改了现名。返岗后,年近50的他将转行为项目助理。“我从未接触过电竞。”陈向荣笑着说,“不过,为了‘东昌’,我可以慢慢学。”
未来,更多的“东昌”记忆,也将在这座新生的场馆内呈现。年内,东昌弈空间将展示“M2材料记忆”创作征集计划的成果。该计划邀请10余组艺术家,运用东昌电影院遗留下的放映机、观影座椅、胶片、墙砖、门窗等物质材料,电影院影像资料、周边社区居民口述、文字资料等非物质材料,开展多类型的艺术创作。这些作品有望在场馆内作永久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