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津南区检察院聚焦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栽下“法治树” 点亮“微心愿”
在津南区检察院里,有一棵奇怪的“树”,树冠上没有叶子,而是“长”满了孩子们的法治“微心愿”——希望检察官叔叔阿姨多多讲课、希望有机会走进检察院、希望检察官也能给爸爸妈妈上课……这是检察官特意为未成年人设置的“法治树”。
每次检察开放日或外出宣讲,检察官都会征集孩子们的心愿,然后将这些心愿带回来贴在“法治树”上。这棵“树”上的一个个心愿,就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最迫切的法治需求,根据这些内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今年暑期,津南区检察院开设的线上线下普法课堂,就是这棵“法治树”最新结出的“果实”。
“南南讲自护,安全检来助。同学们,快乐暑假里,无论你去哪里、做什么,都要时刻谨记安全。今天,南南姐姐就来教你们自我保护的小知识。”津南区检察院的新媒体工作室里,检察干警正在录制暑期普法微课程。
“津津”哥哥、“南南”姐姐是津南区检察院打造的普法IP,每一位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的干警,都扮演着“津津”“南南”的角色。用亲切的大哥哥、大姐姐形象代替严肃的检察官,可以让孩子们消除陌生感、恐惧感,拉近彼此距离,配合着生动的讲解与真实案例,让孩子们愿意听、听得懂,起到更好的普法效果。目前,津南区检察院聚焦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禁毒等主题,已录制5期普法微课程,通过该院新媒体账号对外发布。
同时,该院积极与各街镇联系,开设线下普法课堂。这个暑期,在咸水沽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小剧场里,未检干警走上舞台,为孩子们和家长送上一场场精彩的法治宣讲。
“在社区讲课和在学校讲课不一样,我们注意到陪同孩子来听课的大部分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所以在讲解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上,我们还会拓展一些反诈知识,给老人和孩子都提个醒。”未检检察官张海亮向记者介绍道。
走进检察院 “沉浸式”体验
在传统的普法课程之外,每年暑假,津南区检察院都会组织中小学生走进检察院,进行一场“沉浸式”全景法治体验。
在该院的检察听证室里,孩子们按照事先拿到的剧本,分不同的角色就座。这是一出以真实案件为原型改编的情景剧,针对涉罪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案件,模拟进行的一场不公开检察听证会。检察官、当事人、人民监督员,每个孩子都认认真真、有模有样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忍不住感叹:“我这次扮演的是检察官,穿上这身制服,心情特别激动。我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和庄严,真的不能触犯法律,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模拟听证结束后,检察官带领孩子们走进未检工作室,向他们介绍了检察职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等内容。围绕文明上网、预防校园欺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通过观看视频、趣味问答等形式,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六大保护”,引导他们树立法治意识,远离不法侵害。同时,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了暑期安全常识,如何防火、防盗、防溺水、防走失等,告诫孩子们要安全过暑期。
讲解过后,是解压体验时间,检察官展示了未检工作室不同分区的功能和设备的作用。孩子们一会儿摆弄心理沙盘,一会儿戴上VR眼镜感受虚拟世界,玩得不亦乐乎。“我以前以为到检察院就是听课、参观,没想到又能演戏又能玩,真得太有意思了,我下次还要来!”孩子们激动地说道。
成立工作站 携手护成长
不久前,津南区检察院分别联合区妇联、睦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和司法社工服务工作站,为进一步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新的发力点。这个暑期,这两个工作站发挥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为罪错未成年人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与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进行“一对一”沟通,开展“面对面”辅导,指导父母“依法带娃”,推动司法保护融入家庭保护,进一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在司法社工服务工作站,检察官与工作人员一同为涉罪未成年人量身制定志愿服务计划,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
“我们希望能将法治宣传的半径再度延伸。不仅未成年人自己要增强法治意识,家长们更要懂法,从检察院到校园,从校园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让每个维度共同发力,筑牢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张海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