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在黑龙江,行动不便,真没想到可以足不出户办理好各种手续,这真是太方便、太让人惊喜了!”近日,居住在黑龙江省的丁先生,对我区工伤保险推出的“微信视频通话认证”便民模式赞不绝口。这也是今年以来,我区聚焦工伤领域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首次尝试推出的便民服务举措之一。
丁先生之前曾在普陀务工,因为工伤导致二级伤残,不完全瘫痪,行动不便后就返回黑龙江进行治疗和休养。原本,医药费报销、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手续,都需要他先去黑龙江当地的社区开具证明,然后再将相关材料邮寄至我区的社保中心。
“需要跑的次数也不多,对普通人来说挺简单的,但对我来说却是个大麻烦。”丁先生感慨道,幸运的是,区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主动提醒他可以通过微信进行视频认证,并很快完成了相关手续。
据了解,“微信视频通话认证”是我区在工伤保险领域首次尝试的“一键认证”便民服务新模式。为帮助一至四级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高效快捷地完成年度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今年以来,区人社局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契机,通过调取就医、出行等数据,对省内人员实现了无感智证,有效破解群众办事“多地跑、多次跑”难题。针对省外人员,特别是居住在偏远地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群众,以及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则突破以往现场认证、邮寄材料认证等方式时间长、材料多的局限,创新探索了“微信视频通话认证”便民服务新模式,实现了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跑”的迭代升级。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省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人员视频认证71人。
区人社局还针对工伤领域管理监督粗放、风险隐患较大等短板,首次编制了“一本全通”操作指南。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隐患可预见、风险可排查、针对性措施、实质性化解”的工作要求,该局从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信息系统控制、内部管理控制等五大方面风险点入手,全面梳理了人社领域岗位设置、调查核实、结论作出、信息系统、内控制度、风险防控预警等经办环节。按照各类风险分层、分类、分级闭环管控的原则,创新编写了常规业务“三类五星”全流程风险点评定操作指南。
以该指南为基础,区人社局将责任明确到科室、落实到个人,全力破解“知险不险、险在不知”难题,做到“风险在哪里,防风险就到哪里”。运用“麻雀式”解剖法,调研工亡或重大复杂、存在争议的工伤案件,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链条完整。今年,成功阻止了一起涉嫌骗取工伤保险基金的案件,预计挽回基金损失20万元左右。
“另外,我们今年首次尝试推出了‘一网监管’工作模式。”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坚持“有疑必查,查必彻底”原则,扎实开展工伤保险风险隐患排查“清风行动”。对内,通过比对案件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救治材料、工亡人员死亡证明、调查询问笔录等相关材料,做好人社系统内部自查及县区交叉互查工作。对外,建立与公安、法院、民政等部门的核查联动体系,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辅具配置机构等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形成上下贯通、业务联通、数据融通的信息协同格局,多措并举严防工伤保险基金“跑冒滴漏”。
下一步,区人社局将以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通过实施“一本全通”“一网监管”“一键认证”等创新举措,切实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升级为“满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