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出了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最强音。请问您在学习中有什么体会、感悟?
李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性会议。通过对全会精神的学习领悟,一是真切感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擘画了宏伟蓝图、发出了改革强音,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必将带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必将以其重要历史地位和特殊历史贡献载入党的光辉史册;二是真切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方向谋改革”的政治站位、“系统集成谋改革”的全局考量、“人民至上谋改革”的价值取向、“科学方法谋改革”的高超智慧,由衷感到“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是我们的信心之本、胜利之源,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三是真切感到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什么、为谁改、怎么改等重大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改革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改革篇”,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必将为新征程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胜利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请问您对此如何理解?宣城市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李中:《决定》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既有守正、也有创新,充分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鲜明指向性、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的战略主动性、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坚定性和直面问题、系统集成、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方略科学性。
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一是对标对表“学”。采取中心组学习、报告会、研讨班等形式,引导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准确理解每项改革举措的背景和定位、指向和内涵,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二是大张旗鼓“宣”。推动全会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努力把精神实质讲清、讲准、讲透,确保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结合实际“谋”。坚持市领导领衔开展专题调研,谋深谋实具有“时代味”“宣城味”的重大改革举措,科学制定全市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把《决定》的“大写意”转化为“施工图”。四是求真务实“干”。清单化、闭环式推动改革任务落地,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奋力将《决定》部署变为宣城改革的现实图景。
记者:宣城市如何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把牢《决定》提出的重要改革举措和实践要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宣城实践新篇章?
李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自觉担当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桥头堡”使命,谋深谋实一批贯彻党中央精神、契合省委要求、符合宣城实际的重大改革举措,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宣城实践新篇章。
一是围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抓改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宣城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我们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持续学习转化沪苏浙政策举措,不断完善推进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建设体制机制,推动长三角产业有序转移,加快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二是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抓改革。宣城民营经济发展较好,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70%左右,占比居全省第一。我们将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聚焦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全力拼环境、拼服务,不断完善政商恳谈会等制度机制,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综合要素成本,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抓改革。宣城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任务艰巨。我们将围绕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完善我市“2+3+4”产业发展政策和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培育和服务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制度体系,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四是围绕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抓改革。宣城是大美安徽的生动缩影,有责任、有条件走在全省前列。我们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排污权交易改革,持续放大河湖长制、林长制改革效应,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真正把宣城的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
五是围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抓改革。我们将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聚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就业优先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等,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