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莘庄工业区内,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车间的窗户,照耀在上海紫日包装有限公司(下称“紫日包装”)工厂繁忙而有序的生产线上。机器轰鸣,热浪滚滚,工人谭卫总要带着巡检表,在冷冻机房里核实当前的出水温度。
以往数年的夏天都是这么过来的,直到今年,与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遇彻底改变了谭卫这日复一日的节奏。
“以前我们人工读表、抄表,要几十个点位来回跑,设备每天的用电量无法做到精准、及时把控。生产线上的设备日夜运转,管理人员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只能凭感觉和经验来判断,就像在黑暗中摸索,能源消耗像一个无底洞,成本居高不下。”谭卫回忆道。
今年,不仅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能源消耗也明显下降。“所有数据都‘上云’了,实时显示,一目了然,还不容易出错。”
谭卫说的“上云”,正是紫日包装引进的上海碳索能源的“AI碳管理平台”。一块大屏上,工厂能耗情况实时显示,就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让人能够清晰地看到生产中的问题和潜力。
比如,一旦数据分析发现某些时间段的生产负荷较低,而设备依然全速运行,“大马拉小车”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企业就可以实时进行人工干预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让设备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功率运行。
碳索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数字化业务平台,你不仅能看到各项指标是多少,还能看到具体数额的增减到底有多少,通过人工智能和算法实现效率最优,让数据驱动新质生产力。”
在新能源利用方面,紫日包装也迈出了一大步。以往,他们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几乎为零,而现在,工厂的屋顶上铺满了太阳能光伏板。这些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工厂的运转注入了绿色的动力。
一系列的改变之后,企业的巡检效率提升了60%,准确率提升了20%,能效提高了约30%。每年节省下来的约75万度电,为企业节省了约55万元的费用,更为地球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
据了解,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自2011年成立至今,始终奋战在节能减碳第一线。2019年开始工业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的研发实践,通过与中国科学院高研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创新研发这款产品——“AI碳管理平台”。
该平台获得上海市发改委服务业引导资金专项支持并荣获上海市经信委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示范称号。2023年底碳索“零碳绿色工厂综合数智化管理平台”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试点示范。
随着全国双碳目标的提出,莘庄工业区作为上海绿色低碳发展的先锋,一场更大规模的变革正在上演。
2024年8月,莘庄工业区党工委建立“碳路者联盟”党委,推动园区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党建红”引领“发展绿”,助力园区加快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建设。在工业区党工委的指导和联盟秘书处的运作下,以“产业链主”的形式让成员企业之间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伙伴。
成员企业共同分享低碳转型的经验和技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其中,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融合了企业组织层和产品层中的绿色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各个要素,依托碳索“cDiscovery碳管理平台”积极创建零碳工厂。
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10月正式将“AI碳管理平台”纳入日常厂务管理工具系统,通过高效机房管理模块与能效优化算法,结合天气与实时末端负荷对运行策略进行优化控制,冷机系统的能效水平整体提升16%以上。
目前联盟成员实施节能增效专项工程17项,光伏推广工程6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4项,绿电采购5项。通过实施空调系统改造、光伏安装、余热回用等节能技改项目,实现碳排放量降低约1万吨。
这些变化,不仅仅是数字业务能力提升和地方机制体制的创新改变,更是人们生活品质的改善和造福后人的举措。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绿色低碳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机遇,一种能够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