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杠杆与保障作用,全面落实扶企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有效助推了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7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首位,交出了一份漂亮“成绩单”。
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市结构性减税29.7亿元,新纳入营改增试点的四大行业实现全面减税。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策,全市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7个,减免企业收费近7亿元。
二是切实解决融资难题。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全市安排1.8亿元助保贷风险补偿金,为125家企业融资8.4亿元;全市安排过桥资金1.5亿元,上半年周转13.65次,为350家中小微企业延续了贷款规模,并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近2000万元,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大企业融资担保力度,上半年新增担保户数3315户,新增担保贷款20.7亿元,其中新增工业企业62户,新增担保贷款7.8亿元,通过担保扶持,使受保企业新增销售收入7.3亿元,新增税收1.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
三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出台财政支持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以及招商引资扶持奖励办法“4+1”政策,市级财政安排8亿元支持全市产业升级发展。争取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1.14亿元、市级配套4000万元用于阜阳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各级财政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以市本级为例,安排900万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对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新产品的85家企业进行奖励;安排700万元支持企业“走出去”,用于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外贸发展;连续七年共安排1300万元对625名优秀企业家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