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代表畅谈对民生实事项目的感受、正式发布民意收集渠道、与会市民零距离体验实事项目开展情况……这是8月12日上午,以“听民声 惠民生 暖民心”为主题的2024年静安区政府开放月活动现场。当天,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盛强和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磊共同发布2025年静安“实事项目”征集启事和“民生实事”意见征集点,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俊,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晓珏,区政协副主席宋大杰,市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办主任王晓妹,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社会公众代表出席活动。
活动旨在以政府开放月为契机,更好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回应社会关切、满足人民需求,促进“民心工程”“民生实事”等目标任务的落地见效。
问需于民,听“民声”决定“民生”
近年来,静安区政府在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工作中,十分注重发挥以公开促落实、优服务、强监督的作用。每年区政府实事项目都通过网站、报刊和新媒体发布征集启事,充分听取多方意见,力求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符合群众迫切需求的项目纳入。
今年,静安进一步拓展民意收集渠道——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集2025年静安区政府实事项目的意见建议的同时,依托区人大代表“家站点”和政协委员工作室,在14个街镇设立2025年“民生实事”线下意见征集点,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更好地做到问需于民、更好地解决群众特别关心、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民心工程”“民生实事”与人民向往同频共振。
问计于民,集“民智”顺应“民意”
“宝宝屋”、社区食堂、加装电梯、口袋公园、社区健康管理……静安区始终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解决民生难题,一大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现场,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区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区政府实事项目的开展情况与工作建议进行了分享交流。
“老房加装电梯,以及5块钱就能看大片的公益电影配送服务,让静安老人的生活变得太幸福了。”社区代表高曦现场“点赞”了两项区政府实事项目,认为静安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让实事项目真正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载体。
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主任陈溯宇表示,在今年各项监督工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项目,各部门全力以赴,将人民群众所想所盼转化为政府行动。他希望区政府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加强宣传力度,在各环节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区政协委员、上海秋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庄卓嘉认为,2024年度静安区10项实事项目主题丰富,覆盖面广泛,完成进度也超预期。他提出,“希望区政府在实事项目完成一段时间后,组织‘回头看’行动,再次征求居民对于实事项目的满意度,对于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及时改进,不仅做到项目落地,还要让实事项目真正的惠民、便民、利民,早日实现居民‘翘首为盼’的期望。”
问效于民,解“民忧”赢得“民心”
民生项目惠及的是广大群众,开展的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活动结束后,翟磊在静安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24小时“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进行调研帮办。
去年年底,市民周先生在网上申领新版社保卡时,由于自行填写的居住地有误,导致社保卡完成制卡后多次投递失败,被退回到了周先生当时指定的自领社区受理网点——静安寺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考虑到中心离家较远,且不着急使用,周先生一直没有领取社保卡。
“前几天,工作人员来电话通知我,说可以把社保卡送到这里的24小时自助服务点,随时可取。我一查地址,离工作的地方才几分钟,就今天抽空过来了。”现场,周先生在翟磊的帮办下,来到自助服务区的智能文件柜前,凭借手机之前收到的短信验证码,成功领取了社会保障卡,还在“一网通办”自助机上尝试着申领了一本就医记录册。
“这个自助服务点,解决了我们上班族‘上班没时间、下班无处办’的难题,点赞。”周先生对这样的办事流程表示十分满意,并对帮办服务表示感谢。
翟磊表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综合办、居民区就近办、困难群体上门办”的“静邻帮办”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通了政务服务“最后一百米”,下一步要继续以群众口碑检验为民办事成色,围绕老百姓的办事需求,不断优化和丰富政务延伸服务的内容,逐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努力让更多群体少跑路、多受益,使智慧政务服务更加贴近民意、符合民需、解决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