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镇渔业村党总支始终坚持社区、商区、景区“三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着力在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文化发展、提高景区经济收入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确保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多彩”图景。
铸就堡垒连片“红”,绘就乡村治理底色
夯实组织根基,为乡村振兴添能提速。村党总支引导党员群众积极投身乡村发展工作,将村民以小组为单位划分为三个网格,并设立3个网格党支部。同时,划细网格,落实“微网格员”,制定《渔业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实施方案》《美丽乡村“达标户”创建评比实施方案》等,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推进数字赋能,为乡村振兴添“智”提“质”。针对景区小巷多、分布广的现状,依托联勤工作站数字化治理平台,优化联勤联防运行机制,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有效转变各职能部门单兵作战、势单力薄的现状。发动联勤站队员、党群志愿者等力量积极参与联防联治,构建“民警+联防队员+志愿者”群防群治体系,推动景区村域联勤联防工作规范化运作、常态化发展,确保景区、社区运行安全。
强化队伍支撑,为乡村振兴添力提劲。以“党建+服务”为工作理念,引导党员群众充分发挥所长,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多元力量,通过组建体系完备、分工明确、章程齐全的“平安”“文明”“环保”“文艺”“健康”“金钥匙”“新村民”等 “七彩”志愿服务队伍,传播文明理念。在“美丽乡村示范户”“洁美乡村示范户”“美丽庭院”等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让原住民、新村民真正成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主力军。
巧用资源禀赋“金”,培育乡村文化特色
拓展“旅游文化”阵地,打造党群服务品牌。立足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实现党建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结合实际设立党群服务阵地,绘制党群服务地图,形成红色旅游线路。将渔业村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站、像章馆(红色记忆点)、渔村茶室(社群文化党群服务点)、杨火根渔民画工作室(海渔文化传承党群服务点)、郭元凤手工串珠工作室(妇女手工创意点)、瞭望台、警示碑、祥鱼湖和山阳女子民兵哨所等串点成线,为村民和游客提供爱国主义教育、情景党课、民兵奶奶讲故事、文艺演出、渔民画体验等多种特色党群服务项目。
深挖“海渔文化”内涵,传承深厚人文底蕴。注重挖掘渔家赶海、捕鱼等民俗文化遗产,建造金山嘴渔具馆和舢板船博物馆,生动展示海渔文化深厚底蕴及舢板船制造技艺,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嘴渔村习俗”。出版渔民画册《历史记忆》,《星星渔火》《海渔雅韵》《诗意渔村》三本海渔诗集,展现渔村生活风貌。加强与结对单位党组织合作交流,打造渔民画小巷、女子民兵小巷、法治小巷等独具渔村特色的“巷文化”,在留住乡愁的同时,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海渔文化”。
激活产业发展“绿”,擦亮乡村经济成色
探索共治机制,助推景区管理做“加法”。为维护市场秩序,规范经营模式,村党总支牵头成立金山嘴渔村商户自治委员会,将所有商户分为饭店、商铺、民宿三个小组,制定《商户自治公约》,定期召开商户沟通交流会,合力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开展“星级商户”“文明经营模范户”“美丽乡村建设达标商户”等评比活动,进一步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经营模式和服务水平。
凝聚共治力量,助力商户纾困做“减法”。村党总支实地走访商户、饭店、民宿经营情况,协助停业多时的店面降低租金后转租,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并开展“调整租金”方案宣传,带动一大批“好房东”为商户纾困解难。通过开展系列举措,有效为商户缓解经营成本和压力,助推景区“底楼经济”“庭院经济”“街巷经济”多元经济齐头并进,实现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精彩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