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书,也就是现在的结婚证,是结婚时所订立的文书。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对婚姻的尊重与珍视,承载着人们对爱情与家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七夕前夕,嘉定区档案馆收到了一份来自热心市民的珍贵礼物——民国时期的婚书。
近日,市民姜先生走进嘉定区档案馆,将其爷爷奶奶的婚书捐赠给档案馆。这是一份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婚书,记录了一场在上海大加利酒楼举办的婚礼。时隔77年,婚书上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不仅写有结婚双方的名字与生辰,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的姓名,还有唯美的祝词,更是将“中国式浪漫”诠释得淋漓尽致。
“嘉礼初成,良缘遂缔。情敦鹣鲽,愿相敬之如宾;祥叶螽麟,定克昌于厥后。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永结鸾俦,共盟鸳蝶,此证。”淡金的纸,玄黑的墨,婚书上的这段祝词是对新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美好祝愿。
区档案馆征集编研科科长王丽君介绍,这份婚书的左上角是两只喜鹊,取自喜鹊登枝、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其中牡丹吐蕊、红梅高挂、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象征着新人婚后的幸福生活,祝福他们将来子孙满堂,其乐融融。
据了解,此前姜先生为爷爷奶奶整理遗物时,在床下的樟木箱底部偶然发现了这份结婚证书。“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诉说着爷爷奶奶相濡以沫、携手共度一生的故事。考虑到家中保存条件有限,我希望它能在档案馆得到更专业、更妥善的保存,同时也为嘉定的档案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姜先生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嘉定区档案馆三楼的嘉定典藏展中,还展出了另一份同样珍贵的民国婚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周天一与杨秀贞夫妇的结婚证书。这份婚书色彩鲜明、设计巧妙,将花好月圆的传统图案与小天使的西式元素相结合,展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风貌。一旁的结婚照片更是生动地记录了新人的甜蜜瞬间。
“我们将婚书放在嘉定典藏展,希望让更多市民近距离感受这份跨越时空的浪漫,了解那段过去的岁月,这也是档案保存并展示的意义所在。”区档案馆接收保管科科长陈妹妹表示,他们持续向社会征集档案,不论是一张泛黄的照片,或是一本记录着家族故事的日记,又或是一件承载着特殊回忆的物件,每份提交的档案都将得到专业的保存和展示,让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