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两半昌村村民至今仍不会忘记,这里曾经是个蒿草丛生的乡野之地!而自2012年宿马现代产业园成立以来,这里一年一个模样,他们见证和亲历了这里从蒿草乡野飞速发展成为一个产城一体的高铁新城的伟大历程!
这里已然是一座城的荣耀,书写着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传奇!
历史赓续,新汴河水依然滚滚东流,奋斗中的宿马人始终不忘初心,以更加努力的姿态继续书写着这一令人瞩目的传奇篇章,以更加浓厚的笔墨描绘出更加辉煌的宏图大业。
今年以来,宿马现代产业园以提质提效行动为抓手,聚力攻坚高质量项目,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产城融合发展步伐,集聚了经济发展更大动能。上半年,园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5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占比43%;战新产业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35%。财政收入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81.5%(税收占比达90%)。
经济运行提质提效。在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得分评比中,宿马园区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民间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等4项均居市管园区第一名。在三个市域南北合作共建园区八项主要经济指标评比中,宿马园区财政收入、税收总额占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境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省亿元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进出口总额等六项指标增幅排名位居第一。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宿马园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保持攻坚态势,加大外出招商力度,推进招商引资有新成效。上半年,园区招商部门先后在西安、上海、温州开展招商推介活动6次,拜访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商会12次。掌握项目线索160余条,外出招商120批次,接待客商166批次。新签约项目27个,其中工业项目19个;亿元以上项目14个,协议引资40亿元。深圳九久自动化设备等一批项目线索,正在重点跟踪洽谈。园区荣获2018年度市管园区招商引资第一名、2019年度“中国最具成长力产业园区” 荣誉称号。
主导产业集聚力更强。智能终端产业累计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40亿元左右,上半年新签约深圳金海来自动化设备制造等项目8个。30万平方米智能终端产业标准化厂房基本建成,办公楼等配套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年底将全部投入使用。新投产竹梦光学电子科技、深湾电子科技两家企业,聚磊光电、聚深达等项目部分车间装修完成,正安装设备,辰融宇光电子、纵云光电、华兴达智能等项目装修进展较快。17万平方米绿色食品和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标准化厂房主体工程全部完成,配套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中,初步预计10月底投入使用。企业服务扎实推进,以股权投资形式解决企业融资1.1亿元。帮助17家企业担保20笔业务,在保余额1.1亿元。组织报批土地4个批次、554亩。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年度计划重点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已开工14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绿地科技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首批次500亩用地保障到位,正在建设人才公寓、标准办公区、规划展览馆等,预计年底规划展览馆先行投入使用,启动产业招商宣传工作。泰盛纸业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造纸车间一期厂房主体工程稳步推进,二期厂房、后加工和原纸仓库建设加快推进,配套食堂工程已封顶,两栋宿舍楼建设已完成80%;热电联产方面,96米烟囱、110KVA站等配套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锅炉安装、主辅机设备预定同步推进中;12条生产线已于4月开始试生产,现拥有1000吨/月成品纸生产能力。篤舜智能制造、美西联环卫设备、云隆食品机械、昌隆食品机械、聚凯食品机械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度较快。
城市配套逐步完善。今年,园区计划实施宿马雪枫小学、幸福家园绿化亮化等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21.2亿元。上半年已完成11.7亿元,占全年建设计划的55%。城市功能配套取得较大突破,成功招引宿州市立医院在园区规划建设约15万平方米、新建床位约2000张的综合性三甲医院项目,总投资5亿元,正在进行前期工作。教育配套配齐配优,加快推进雪枫小学、市九中等教育资源入园步伐。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谋划建设园区文体中心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建设文体活动中心、展览中心、图书馆、科技馆等。综合客运枢纽站启动使用,7月15日,宿州东站至淮北、泗县、灵璧、宿州快客站班线车搬迁至枢纽站运行,同步规划园区至周边乡镇客运专线。宿州绿地城际空间站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住宅板块完成预售18次、4500余套,配套衢坊文化街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立面施工以及街区景观施工。3020套汴河丽景安置房建设稳步推进。水、电、气及路网建设不断完善,绿化亮化工作深入实施,园区核心区人气集聚效应逐步凸显。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园区以深入实施“八化”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有序推进文明创建。高铁站前广场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常抓长治。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主题公园建设全面推进,安置小区基础设施持续改造提升,蒿沟街和苗庵街整治纵深推进,志愿者服务活动亮点纷呈。脱贫攻坚持续发力,深入开展“五个一”专项行动,持续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补贴自种自养产业到户资金近30万元,教育扶贫、健康脱贫等政策扎实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