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降幅均与6月份相同。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称,7月份,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加之部分地区受高温降雨天气影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受访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更多稳增长、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消费意愿有望延续改善趋势,将支撑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助力推动物价总水平继续温和回升。
“7月份CPI同比增长0.5%,主要受食品价格增速上涨推动。7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强降雨影响,蔬菜、水果等食品供给相对减少,使得部分食品价格同比增速明显上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称。
具体来看,7月份,食品价格方面,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由6月同比下降7.3%和4.4%转为上涨3.3%和0.8%;鲜果、食用油、牛肉和羊肉价格降幅在4.1%~12.9%之间,降幅均有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0.4%,涨幅比6月扩大2.3个百分点。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称,7月猪肉价格延续5月中旬以来的上涨趋势,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二季度以来的生猪产能持续去化,形成目前猪肉供给的周期性减少。此外,近期养殖户压栏和二次育肥行为也加剧了市场供应的紧张态势。
非食品价格方面,数据显示,服务价格上涨0.6%,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9.8%和2.6%。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7%,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涨幅回落至5.3%,燃油小汽车价格降幅扩大至6.3%。“非食品价格走势反映出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依然未发生明显的改变,稳增长效用有待进一步释放。” 苏剑表示。
“总体来看,CPI同比增幅相比前几个月有所扩大,是一个非常正面的信号,显示通缩风险进一步弱化,这一趋势要继续保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孟庆斌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中低收入人群是中国扩大消费的潜在人群,未来CPI要继续保持上涨趋势,应持续探索在多种渠道增加上述人群的收入,提升其消费能力和信心。
展望8月,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预计,伴随去年8月猪肉价格基数大幅抬高,今年8月猪肉价格同比会出现显著回落,同时8月食品价格上涨对整体CPI的推升作用趋于弱化。下半年,随着外部风险加剧,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继续,稳中求进态势有望保持,预计CPI增速将缓慢上行,全年会持续运行在1.0%以下的低位区间。
7月份,受市场需求不足及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8%,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数据显示,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价格分别同比下降5.6%、3.7%、2.8%、2.7%、2.6%、2.1%。“上述6个行业是影响P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合计下拉PPI约1.25个百分点。”董莉娟表示。
展望后市,冯琳分析称,7月制造业PMI数据显示,新订单指数由上月49.5%降至49.3%,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这意味着需求偏弱将持续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回升有比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在7月持续下跌基础上,8月国际定价的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中枢大概率将低于7月。
冯琳预计,8月PPI环比将延续下行态势,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走高,PPI同比或降至-1.1%左右,而且短期内同比降幅扩大过程还会延续。
近期,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政策陆续出台:《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出,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释放以服务消费为抓手、为扩大内需添动力的明确信号。
苏剑表示,随着更多稳增长、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各地在相关节庆时点落实保供措施,多措并举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计2024年CPI同比增速中枢比2023年将有所上升;随着欧美发达经济体逐步退出加息,国际油价及大宗商品价格或将企稳,预计2024年PPI同比增速中枢比2023年也将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