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经核算,2023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23528亿元,比上年增长6.4%(按现价计算,下同),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1.8个百分点。
当前,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三新”经济在转型发展中呈现出的活力使其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赛道、新动能。复旦软件园以建设高质量的“三新”经济园区为目标,以培育高水平的“三新”经济企业为任务,从垂直孵化、科技服务、技术转移、人才支撑四个维度建立特色培养体系,积极推动“三新”经济发展。
垂直孵化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复旦软件园(高境)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国家级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之一,也是上海软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来,园区产业定位随着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及时进行功能调整及提升,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风险投资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驱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经营效益,赋能作用显著从而吸引了众多“三新”经济企业入驻。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通过“基金+基地”的专业孵化模式,集聚新产业,培养新动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服务加大新兴领域企业培育力度
近日,市科委会同市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了《上海市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措施指出,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高质量孵化器、创新创业载体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和新兴领域,超前孵化、培育一批“未来企业”。复旦软件园主动提升发展能级,设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定制企业“服务包”,深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孵化前沿科技成果,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经济新动能、新增长点。
技术转移搭建“三新”经济生态圈
“三新”经济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重大创新成果与商业应用互促共进的产物。复旦软件园秉承“为技术找市场,为市场找技术”的理念,搭建“三新”经济生态圈,主动吸纳包括企业、高校、协会、科研院所、政府在内各方参与,有效实现需求引导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园区发挥区校优势,与高校院系、科研院所等机构直接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对于一些前沿性、突破性的科技成果,协助项目与政府对接场地、实验室落地要求以及科技人才等政策服务。通过提升科技服务能级,为园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借助于市区科协交流平台,开展政策服务和宣传培训,针对重点科技成果,进行项目模式辅导、市场资源对接、基金投融资服务,寻找创业合伙人,解决产学研脱节瓶颈现象,为高校和企业对接产学研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人才支撑“三新”经济发展战略保障
党的二十大突出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复旦软件园以此目标建立“三新”经济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目前,园区企业“服务专员”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占比达100%,半数以上拥有中级职称,拥有科技创新创业载体从业人员、技术经纪人、知识产权工作者、版权登记代理人、首席质量官、标准化总监等资质,具备服务科技企业的专业能力。除此以外,通过制度创新,利用市场手段和政策优势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走进高校,帮助企业寻找人才、培育人才,让人才资源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流动,重点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伙人,以此激励从业人员创造更具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和商业模式。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国家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复旦软件园践行科技创新使命,发挥载体优势,聚集行业头部力量,带动中小企业成长,以“产、学、研、用、金”联合打造具有开放性、专业性的服务平台。通过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合作模式,强化与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之间的合作,将高校、企业资源进行集中、整合、优化,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促进科技研发力量向企业流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新机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校企共同发展。
知识拓展什么是“三新”经济?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具体表现为:一是新技术应用产业化直接催生的新产业;二是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三是由于科技成果、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产业的分化、升级、融合而衍生出的新产业。
新业态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的经营活动;二是商业流程、服务模式或产品形态的创新;三是提供更加灵活快捷的个性化服务。
新商业模式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具体表现为:一是将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二是把硬件融入服务;三是提供消费、娱乐、休闲、服务的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