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结对共建路子,常态化组织开展“军地互动、军地互办实事、我为双拥争贡献”活动;组织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保险+补助+救助+优待”的医疗保障体系,定期为驻滨部队和退役军人开展免费体检送健康活动……这是我县创新开展新时代双拥工作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统筹谋划、督促指导双拥成员单位扎实开展军民共建、“六送军营”等双拥活动,全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社会氛围持续增强,军人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伟大精神,激发强劲动力。为了让爱军拥军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县双拥办、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学校、驻滨部队、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不定期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去年以来,我县先后组织开展了滨海百岁新四军老战士事迹展、北上延安王桥战斗8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烈士命名镇村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开展“铁军魂盐城红”清明祭英烈云祭扫活动;开展“重走宋公堤”等特色红色文化体验活动,感悟践行革命伟力,持续弘扬红色精神;开展新四军老战士口述交流史,挖掘整理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广大军民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在这一系列的特色活动中得到了极大提高。
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适应红色文化教育目标要求变化的重要举措。我县对县烈士陵园、王桥战斗纪念塔、陈振东烈士纪念广场、宋公堤等红色纪念设施、场馆进行提档升级,成立由“中国好人”徐振理、军休干部、现役军人等组成的红色教育宣传团,深入学校、企业、社区进行红色宣讲。
红色基因的生命在于实践。为更好传承红色基因,我县还成立了由部分家长、中小学生自发组成的县红色亲子家庭志愿队,开设有特色的乡土红色课堂,让广大青少年在红色文化熏陶中感悟先辈的奉献精神。
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为给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县相关部门大力开展特色医疗拥军活动,积极探索医疗拥军新模式。
创新引入医疗资源参与双拥共建工作,购置了盐城首台移动式健康体检车,为驻滨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提供常态化上门免费体检服务,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回访制度。
协调县中医院与驻滨部队签订医疗协议,部队官兵在享受常规优待优惠的基础上可以再享受24小时医疗救护车免费、检查费、化验费、治疗费、手术费8折等优惠待遇,受到了广大驻军单位、优抚对象和退役军人的一致好评。
积极打造“保险+补助+救助+优待”的医疗保障体系。在保障5000名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服务基础上,再次将近3000名60周岁以上农村籍老兵、老年烈士子女免费纳入城乡居民医保管理服务,享受医疗救助,切实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减轻了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费用负担。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双拥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来,我县着眼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以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切入点,精准靶向发力,完善双拥工作机制,搭建军地交流沟通平台,促进部队战斗力提升。
为此,县双拥办协调推动双拥成员单位与驻滨部队加强联动,通过举办专题党课、开展主题教育和座谈交流等方式,旗帜鲜明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合作,坚持“军地互动、军地互办实事、我为双拥争贡献”活动,每年坚持落实“送政策、送法律、送文艺、送图书、送体育、送健康”“六送”政策。2023年,全县军地结对子41个,为驻滨部队办理实事43件,件件有落实。
军民团结一家亲,拥政爱民暖人心。驻滨部队官兵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回报第二故乡。踊跃参加驻地的防汛抗旱、植树造林、义务献血、捐资助学、扶危帮困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爱心助学进校园”“扶危济困进乡村”“消防宣传进企业”“平安联防进社区”等活动。
军民共建结硕果,携手发展谱新曲。双拥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站在新的起点,我县将军地全力、军民同心,不断密切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奋力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