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如何正确袪湿?中医师为您解答
发布时间:2024-07-29 来源:自贡市人民政府 发布开发区: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入伏后,高温与潮湿相互夹杂,闷热的天气会加重人体内的湿气,对于夏季养生保健,健脾祛湿尤为重要。近日,记者来到自贡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就如何在三伏天正确“祛湿”采访了中医师邱祥玉。
邱医师告诉记者,“湿气”是指人体内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导致的体内水液代谢失调,进而影响身体健康的一种状态。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疾病,而是一种病理现象。“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
“中医认为湿气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粘滞,另一个重浊。比如早上起来口腔比较黏腻,有口气。皮肤、头发易出油,易爆痘,易长皮疹、湿疹等。往往还伴有小便混浊、大便稀薄黏腻等症状。”邱医师介绍,当湿邪侵袭身体时,可导致身体沉重,四肢乏力,容易困倦。湿邪困脾,会使人表现出腹胀、食欲欠佳等消化系统症状。
邱医师认为,祛湿首先要知道湿气产生的源头在哪里。如涉水,淋雨,还有居住的环境比较潮湿,这样产生的湿气称之为“外湿”。而“内湿”则是跟脾胃功能失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贪凉喜饮,吃过多的西瓜、冰淇淋等寒凉的食物,就会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出现障碍,从而产生湿气。另外,湿气与饮食习惯也有关系,喝酒、火锅、烧烤、吃甜腻油腻的食物都容易产生湿气。只有找到湿气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施治。
邱医师介绍,在生活中可以适当吃些山药、薏米、莲子、芡实、茯苓和赤小豆等来袪湿。中医具有祛湿功效的疗法有雷火灸、火龙灸、拔罐、刮痧、推拿、针灸和泡脚等,能够疏通经络,有利于将湿气排出体外。邱医师提醒,并非人人都需要祛湿,若体内并无湿邪,而一味跟风除湿,对阴虚体质的人来说反而加重症状。同时,在闷热的天气里,保持好心情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