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灌云县新沂河附近,阳光如同熔金般倾泻而下,将新沂河大堤染成了一片耀眼灼目的金色。新沂河是沂沭泗流域行洪的一条过境河,来自骆马湖的水需经新沂河奔流入海,因此守护好堤坝安全至关重要。在烈日的炙烤、月光的照耀下,在蚊虫的叮咬中,巡堤人直面“烤”验,用脚步丈量堤坝的长度,用汗水筑牢一道道安全防线。
在新沂河大堤南岗段,夏风裹挟着热浪,岸边的杨树上蝉鸣不止。4名巡堤人员身着救生衣、头戴草帽、手持铁锹,目光专注地巡查着堤岸的每一寸土地。虽然戴着草帽遮阳,但脸上依然挂满了汗珠。
“孙立终,你看那边,堤岸边缘的土壤颜色似乎有些异常,比周围要深一些,咱们得过去仔细检查一下。”说话的人是张明忠,这位68岁的老党员得知要组建巡查队伍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并担任了这支4人巡堤小队的队长。队员孙立终闻言,立刻跟随张明忠的脚步,一同向那片异常区域靠近。他们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拨开表层的土壤,仔细观察着内部的颜色和结构。张明忠凭借经验,很快判断出这可能是土壤湿度变化引起的现象。“虽然目前看起来没有危险,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加大这一段的巡查频次。”张明忠对孙立终说,同时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将这一发现记录下来。
高温下,室外好似一个巨大的蒸笼,堤岸上没有一丝遮挡,阳光直射在身上,仿佛要把人烤化,但4人巡查的脚步从未停下。“我们这个小组负责的堤坝长约1公里,每3个小时就要巡查一次,来回一趟差不多要花上50分钟的时间。”张明忠擦了擦汗说。此时,豆大的汗珠沿着他的脸颊滑落,他的脖颈、手臂上也都挂满了汗珠。
其实,在堤坝的斜坡上行走十分不便。铁锹不仅是拨开杂草的工具,也是巡堤人行走时的支撑。张明忠的脚步十分稳健,这是他多年巡堤练就的“脚下功夫”。每走几步,他都要蹲下身子,用手轻轻触摸土壤,感受其湿度和温度,判断是否有渗水的迹象。“在迎水坡主要看水位,背水坡主要看渗水。如果发现了渗水、管涌、滑坡等情况,我们要立刻上报指挥中心,在险情出现征兆时就及时处理,避免发生大事故。”张明忠和队员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继续向前巡查。
11时30分,张明忠结束了这一轮的巡查,和队员一同回到由集装箱改成的值班室内休息。自7月8日行洪以来,新沂河24小时昼夜巡堤查险工作一刻不能放松,在此期间,这个加装了空调、放置两张简易高低床的集装箱就是这些巡堤人的临时住所。他们放置好工具、脱下救生衣,然后就大口大口地喝水来补充水分。“现在虽然没有下雨,但堤身经过浸泡,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要一步步探、一处处看,一定要及时发现隐患,确保安全度汛。”短暂休息了会,张明忠又叮嘱队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