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分类垃圾箱,外表有些不一样……”日前,在广富林街道西子湾居民区,一群身披红色“垃圾分类宣传小小志愿者”肩带的小朋友唱起了垃圾分类歌谣,成了社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
“小豆丁”作用大
西子湾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郑丽娟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关键在人,调动居民积极性,培养居民自主性、自觉性尤为重要。西子湾社区的这支“小豆丁”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就起了大作用。
为了引导社区孩子们参与垃圾分类,居民李楠在居委会帮助下成立了“小豆丁”组织,短短一个月,“小豆丁”队伍壮大到近百人。参与的孩子最小的两岁多,最大的八岁。《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当天,“小豆丁”们身着统一服装,在社区唱着垃圾分类童谣巡逻。69岁的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徐鹏尔感慨:“看着孩子们参与垃圾分类,我们这些老同志信心倍增。”家长孙女士等纷纷表示,孩子那么认真,我们如果不配合,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李楠五岁半的儿子万祖昕现在就是家里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他们家里厨房垃圾桶是有标签的,奶奶有一次没有按照标签指示,把贴了“其他垃圾”的桶用来装湿垃圾,被万祖昕看到了,他执意要奶奶把垃圾桶换过来,奶奶就“乖乖”按他要求换了过来。“小豆丁”们还会经常上门开展垃圾分类宣讲,他们画的垃圾分类宣传画成了社区的装饰。
定制垃圾桶好处多
记者在西子湾居民区的垃圾投放点看到,“智能湿垃圾+传统干垃圾+创新可回收”的垃圾桶组合与众不同,特别定制的可回收垃圾桶和湿垃圾桶尤其显眼。郑丽娟告诉记者,传统干湿垃圾桶外观区分度不高,湿垃圾异味重,有居民反映:“扔垃圾还得弯下腰去看标识,有点麻烦。”定制的垃圾桶组合通过重新设计,让居民在投放垃圾时能轻松识别,也减少了异味。
蓝色可回收物垃圾桶高1.6米,长1.4米,宽0.6米,大投放口和超大容量为居民们投放大型废纸板箱提供了便利。以往居民习惯将大型纸板箱投放到干垃圾桶中,小区每天干垃圾100桶,可回收垃圾桶设置后,垃圾分类更细致了,干垃圾每天减少到约80桶。约1.5米高的棕色智能垃圾桶是投放湿垃圾的,密闭性不错。经过刷卡、按按钮、自动开箱、投放几个步骤,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王先生很快将一袋湿垃圾投放至桶内,他说:湿垃圾容易有“味道,这种封闭式的垃圾桶解决了问题。”
西子湾社区还推出了一本手册,居委会梳理汇总了各种信息,方便居民查阅,解决当前宣传资料繁多、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居委会在社区事务受理处设立了“垃圾分类三分钟课堂”,所有新入住的居民前去登记时,首先要花三分钟了解垃圾分类相关事项。
此外,针对租户流动性大、分类意识不强等问题,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小区物业公司与经租公司签定有偿服务合同,为租户提供上门代收、督导分类服务,经租公司与租户签定垃圾分类补充合同,明确了租户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基本义务和责任。
社区还在商业街开展“绿商户”亮牌行动等,动员商户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