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2日,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宜成功举办,全国300余项非遗项目精彩亮相窑湖小镇。
据官方统计,活动期间,宜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8.69万人次,超过16万名观众涌入窑湖小镇,沉浸式体验非遗大集。线下火热,线上声量也不遑多让。本届年会吸引了近百家中央、省级、地市级媒体现场报道,数百位博主达人通过新媒体平台分享年会现场和非遗技艺故事。第二届活动期间,全网话题曝光量累计突破16亿。在与各地非遗项目的同台展演中,宜兴的项目自带高光,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充分领略了宜兴非遗项目的光彩。
非遗工艺品从博物馆走入寻常百姓家,非遗资源有机融入文旅生活,深度嵌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随着时代发展,宜兴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正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逐渐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在“出圈”路上“狂飙”向前。
十番锣鼓、西乡狮子舞、小热昏……在市文化服务全域联动的带动下,各表演队的演员们对传统非遗表演进行改编,入社区、进乡村,一个个颇具特色的非遗节目轮番上演,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非遗魅力。
在保护中传承,让非遗项目“活下来”,更“传下去”。宜兴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名录项目90个,非遗传承人200余人,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非遗项目普遍存在“小弱散”、流失严重、难以为继等问题,对此,宜兴积极探索非遗活化利用改革,于2019年出台《关于推动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意见》,并陆续通过完善名录体系、拓宽培训道路等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非遗项目更好地保护传承。近日,位于丁蜀镇建新村的宜兴窑艺陶瓷研究所内,培训老师正在为青瓷制作技艺培训班的学员们讲解青瓷制作细节。作为首批江苏省省级非遗工坊,宜兴窑艺采用“公司+合作社+培训中心+工作室+农户”的方式,加大技艺培训传播力度,每年组织宜兴青瓷制作技艺培训班10余场,免费培训1500余人次,有效促成了青瓷制作技艺的发扬光大。
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让非遗实现从“活下来”到“活起来”的跨越。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创新载体,通过节会展演、数字赋能等形式,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吸引更多群众加入到非遗保护传承中来。在一系列非遗“入世”的有效措施下,宜兴非遗项目和非遗活动逐渐走进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其中,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线上元宇宙App,将原本只能在线下体验的紫砂制作搬上云端,让用户在线上就能亲手DIY定制属于自己的紫砂壶。宜兴均陶制作技艺等各类非遗体验项目走进市博物馆、市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让非遗文化触手可及。
蜀山古南街上体验紫砂制作、梁祝故里近距离感受梁祝传说、宜南山区学习红茶制作技艺……眼下,众多非遗项目,在宜兴各大景区轮番登场,呈现独特魅力,让游客在非遗项目中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在旅游线路、旅游景点中融入特色鲜明、互动性强的宜兴风俗文化体验和非遗项目展演,在推进文化传承的同时,大大拓展了旅游景点的内涵。夜幕降临,在西渚镇白塔村,非遗传承人轮番用花棒击打1600多摄氏度的铁汁,10多米高的铁花瞬间绽放在游客眼前。作为白塔村全新打造的文旅项目,《千年铁魂·江苏情》是以江苏本土文化为内容、结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打铁花”打造的大型山水非遗铁花实景剧。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说,这个打铁花非遗表演团队是他们专门从山西引进的,这个全新的文旅项目,不仅成了白塔村旅游新亮点,而且为白塔村乃至宜兴开拓夜间旅游增添了新力量。目前,白塔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5万元。
当下,宜兴各主要景区均有非遗项目开展活态传承,越来越多的新媒介新形式也被利用起来,推动非遗项目与旅游经济“联姻”。善卷洞风景区开放了全国首个以“寻梦梁祝”为主题的溶洞,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国家级非遗项目“梁祝传说”中经典场景和人物加以提炼、深化,氛围感拉满。同时,宜兴各大景区还不断创新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增强产品市场吸引力,扩大景区对外知名度。蝴蝶标本、梁祝邮票、梁祝系列小罐茶等……一系列非遗文创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创意产品不断涌现,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成为受人追捧的潮品。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非遗文化加持之下的宜兴旅游,引游客纷至沓来。2023年,宜兴全年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增长28.9%。本次非遗大会期间,度假区全区酒店民宿客房平均预订率更是近80%。
盛夏时节,在丁蜀镇西望村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拍打泥条的声音不绝于耳,学员们正专心致志地学习制作紫砂壶。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助推西望村振兴发展的“金饭碗”。目前,西望村超八成农户从事紫砂产业,已形成集紫砂设计、制作、销售、旅游等为一体的完整紫砂产业链,由工艺转型为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近10万元。
在宜兴,不少人嗅到了非遗项目里的商机,把非遗老手艺变成了致富新产业。位于丁蜀镇的宜兴花木兰食品加工厂内,弥漫着淡淡的糯米香,装着各色糕粽团圆的篮担格外引人注目。黄文玲是该食品加工厂的负责人,也是宜兴糕粽团圆制作技艺传承人。“宜兴人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都喜欢做点糕粽团圆送人,取取兆头。”黄文玲说,店里生意红火的时候,一天可以销售三四万个糕团。
近年来,在宜兴市委市政府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双向奔赴”下,一项项非遗项目焕发生机,老手艺成致富新产业,非遗传统技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走进徐舍老街,混合着芝麻、花生和麦芽糖的浓郁香气便会扑鼻而来,作为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和泰”小酥糖已有200多年历史,是老一代人礼赠亲友、佳节同享的“标配”。当下,在传承人周航的手中,小酥糖技艺不仅得以传承,更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江浙沪一带的甜食爱好者不时前来寻味。在和桥龙泉食品厂,作为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桥豆腐干,如今依旧坚持手工磨豆,传承着最传统的土法技艺。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守艺人”不断改进工艺、丰富产品种类,从单纯的豆制品拓展到喜蛋、笋黄豆、卤花生、手剥笋等10余个品种。企业也乘上了时代的东风,产品上线了抖音商城,成为传统非遗产品潮流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