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是伴着万物繁茂降临的,也是踩着一个个破土而出的新成果,来到南京的。
7月15日,南京经开区医疗器械产业园主体完工,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重镇再添生力军;7月18日,江北新区与南京工业大学签署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校地融合再深入;7月21日,2024年(第十六届)中国医药战略大会暨中国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南京开幕,200多家药学头部院校、科研院所、研究型医院、国家实验室以及头部制药企业等成为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南京生物医药产业朝气蓬勃、拔节生长。
2023年,南京纳入监测的生物医药产业企业营收达2008亿元,同比增长10%。如今,打造出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南京,不断解锁新思维、新方法、新探索。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奋楫争先,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同频共振,高位再起跳,“高原”造“高峰”。
作为颠覆性前沿技术,合成生物是生物制造和绿色制造的底层支撑,正在加速崛起为新的“黄金赛道”,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科学家们将生物学与工程学结合,通过合成DNA来创建新的生物部件,产出高价值产物,这项“神奇”的技术,就是合成生物学。人工合成的胰岛素、抗生素、疫苗等,都属于这一领域。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强合成生物领域的顶层战略规划,并作出发展底层技术研究和产业化规模应用的宏观部署,密集出台加快合成生物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2023年11月,我省也发布《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培育合成生物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等。
6月21日,2024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上,南京师范大学与仙林大学城合作的南京仙林合成生物创新谷项目签约;7月15日主体完工的南京经开区医疗器械产业园,聚焦合成生物、高端制剂、医疗器械等领域;7月18日,江北新区生命健康办与南工大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约,双方将合作共建江苏省合成生物基础研究中心产业基地……未来产业多点开花,含“合”量十足。
在寒武智元(南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与传统药企高端仪器和试管、试剂“当道”不同,几台看似普通的电脑当上了“主角”。
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能寻找出有效化合物,研发针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
“传统药物每个生产环节可能在不同的时空,3D打印药物工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植入过程分析技术,实现连续生产制造,提高药物质量。”在智能制药企业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团队致力于实现药品数字化开发与连续化生产,改变药物递送、开发和生产方式。
在南京澄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AI驱动研发mRNA疫苗产品正在让制药、治病更“省时省事”。
“以往mRNA疫苗的设计,主要是以人工实验的方式,去对抗原进行筛选和设计。我们使用人工智能计算方式,去对抗原进行筛选,效率提升了不止10倍。”澄实生物副总裁费才溢介绍,公司组建了横跨多个专业学科的智能信息团队,与生物学团队和临床免疫学团队通力合作,大大加速了整个抗原和疫苗的设计节奏。
“这个必须‘转’!”
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如同生物医药产业“良种”。为此,南京全力打造贯通式成果转化体系,在实验室里“挖宝”,到企业“挖需”,让成果转化体系内各环节都顺畅连通,打造源头创新、自我造血、持续发展的新药创制转化新范式。
在江北新区药谷大道11号,超7000平方米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这里不仅开发出10余个高价值生物制剂产品,率先在国内获得多个生产批件,累计申请专利113件,衍生出4家高新技术企业,还服务了百余家企业,收入超1.1亿元。
“我们会将校内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引进,先在研究所的中试平台实验测试并分析,确认经济可行性后,再由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接相关企业,针对工程难点配套工艺,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南工大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勇介绍,研究所以“一所两制”的模式运作——即南工大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原创成果产出,再由市场化运行的实体公司进行二次开发。“这样,实验室里的技术就可以顺利应用于企业生产,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科研人员顶着科学家的“脑袋”,迈开企业家的“腿”,发论文、拿项目不再是科研终点,做产品、冲市场已成新起点。
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是正式产业化前的关键步骤,但由于成本较高、几乎没有收益,是最“烧钱不讨好”的阶段,不少成果都止步于此,形成“死亡之谷”。
而在江宁高新区,区域生物医药企业从小试、研发到中试,再到规模化生产几乎都能在“家门口”完成。
6月29日,江宁高新区举行重大项目建设观摩暨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共建活动现场,园区与中国药科大学签订“中国药大药谷”合作共建协议,与6只产业基金和2家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与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订共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服务示范区协议,打通产教融合“朋友圈”……
经过科研机构“育种”、企业“育苗”等环节后,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走进千家万户,守护人们的生命健康。
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要让创新的引擎轰起来,金融就要先“加满油”。
今年2月,位于生物医药谷、成立仅5年多的南京征祥医药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玛赛洛沙韦的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受理,该药作为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全程只需一次服药,就能大幅缓解流感症状,为患者带来更便捷的治疗方案。
“十年磨一剑”的生物医药产业,为何凭借“短跑”就完成了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申报?这背后,既有企业自身创新的“上下求索”,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浇水施肥”。
“去年3月,就在我们新药项目处于最关键的时期,拿到了一笔1.45亿元的B轮融资。”征祥医药董秘张传宝介绍,该轮融资中,江北新区的扬子江基金投了数千万元,其余为市场化基金投资。
当时,玛赛洛沙韦的临床二期已经结束,资金的及时到位,让临床三期得以快速启动。“如果没有这一轮的融资,我们的研发进度肯定将大幅滞后。”张传宝说,扬子江基金作为国有资本,不仅为企业及时补充了现金流,更是积极帮助企业引荐社会资本,对新药加快申请上市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创新时机不等人,科技创新不等“贷”。作为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去年以来,南京在全市范围建立起18家科创金融服务驿站,定期举行“科技金融双周汇”品牌活动,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在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一条“绿色通道”和一张“白名单”彰显了南京以制度创新助力生物医药产业进阶的决心。
“进境动物源性生物材料检疫监管模式”改革让SPF级实验鼠审批由20天缩短至7天,进境隔离期由30天缩短至14天;开辟生物医药专利预审“绿色通道”,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从3年缩短至最快44天;全省首个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平台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围绕生物医药“研发+数据+临床+制造+应用”全链条,《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试点管理办法》提出,纳入“白名单”的进口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和研发用物品,无须提交《进口药品通关单》即可办理通关手续。
一系列撞破“南墙”的革新,让生物医药产业科研成果活起来、动起来。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正值大暑节气,正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候。炎夏有尽,时光无垠。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秋天作物的丰收。在滚烫的日子里,不惧酷热,珍惜时光,阔步前行,南京生物医药又将奔赴下一个“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