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三角现代中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大会在江阴举行。一批中医药领域的行业翘楚、业界精英齐聚江阴,为江阴发展现代中药大健康产业献“良方”。
作为闻名全国的“中医之乡”,江阴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先后涌现温病名家柳宝诒、经方大家曹颖甫、针灸巨擘承淡安,以及迄今仍享誉医坛的国医大师夏桂成,全国名中医、经方大家黄煌等,江阴龙砂医学和澄江针灸两大流派更是在近现代中医药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何把中医药“瑰宝”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随着江阴顺利通过全国中医药示范县评审,这份“答卷”亮眼交出。“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成以江阴市中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形成了‘市有中医院、镇有中医馆、村有中医阁’的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江阴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胡莹洁介绍。
“太神奇了!”近日,江阴市石庄卫生院中医馆内,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患者,只见他面容痛苦,右侧手肘僵直着不敢动、不能碰。经过针灸科闵医生穴位针刺、拔罐治疗,仅半个小时,该患者疼痛3月有余、碰不得摸不得的手肘活动自如了,他连连感叹:“中医太神奇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江阴被中医“圈粉”。眼下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江阴市民觉得,在名中医旧居看中医,不仅有种“穿越”感,心里也更踏实。曹颖甫故居作为该市的文保单位,自修缮完成以来,除陈列展览功能,还设立了中医便民服务点,每个月有10余名中医专家入驻,为江阴百姓免费定制中医药诊疗方案。
如今,江阴已成为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一方创新沃土,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江阴中医人善用中医经典名方进行系列研究。”江阴市中医院副院长花海兵介绍,目前,江阴中医已形成从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到产品研发和转化的闭环链。
近年来,江阴还不断传承吸收区域优质中医资源,陆续成立赵景芳、黄煌、袁士良、陈正平、樊志敏等省名中医工作室,并不断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供给,目前,建立覆盖所有镇街的中医馆21家、中医阁共142家,打通了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江阴有史记载的名医大家多达百余人,流传至今的医学着作多达50余部。这座过去是中医“大拿”们集聚地的城市,如今成了不少中医文化爱好者的“朝圣地”。“曹颖甫故居广发‘英雄帖’招募坐诊医生,每次都是一呼百应,医生们都以到故居义诊为荣,以期达成一次文化寻根之旅。”花海兵说。
“全国名中医黄煌也带着他的经方团队连续来了三年。”花海兵透露,即便是再忙碌,黄煌教授都会在每年12月上旬来到曹颖甫故居免费坐诊,不少市民患者也因预约到了黄煌教授的号而激动不已,“那一次,黄煌教授团队一共来了18位专家,场面异常火爆。”
如何在未来留住这把“火”?早在去年,该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就集体提出《关于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助推健康江阴建设的建议》,建议进一步推进江阴中医药产业传承与发展,为全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引领示范。而今,以现代中药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正作为江阴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被重点打造。
放眼全域,江阴已构建起以现代中药为龙头,涵盖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全链条产业体系。目前,江阴集聚了以天江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入库企业436家,121未来产业园、超2000亩的生命健康产业园等也为该市现代中药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宽广舞台。
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作人员正通过电脑屏幕实时关注多台设备的温度和生产状态。原先,需要人工每隔5分钟定时记录设备温度,大量数据靠人为记录,容易出错,检验和分析数据困难大。智能化改造后,可以在线采集生产相关数据,实时监控生产状态及异常状况,切实减少了人工投入。
“中医药产业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这一味药最不能缺。”天江药业副总经理陈盛君介绍,为此,他们把先进的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运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全过程,构建全产业链的中药配方颗粒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并创新打造中药饮片“共享中药·智能配送”服务模式。
随着一批院士“大咖”加入,江阴中医药产业化发展进入了新赛道。
去年,刘良院士—江阴中药产业研究中心揭牌成立,行业领军企业与顶尖院士团队强强联合,让科技创新成为江阴打造长三角现代中药大健康产业新高地的驱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告诉记者,江阴中药产业研究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中药配方颗粒所需技术的研究,并积极拓展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更多领域,推进中医药多元化、多途径发展。“以‘霞客之光’创新攻关计划支持中医药企业科技创新,依托北上广‘科创飞地’把更多中医药产业优质项目、优秀人才引荐到江阴。”该市科技局相关人士表示。